多个数据见证科学治沙战绩 中国智慧贡献全球(梁诗祎660分成女飞行员榜首 梦想照
7月12日是国际防治沙尘暴日,今年中国的宣传主题为“防治沙尘灾害 共同守护蓝天”。联合国大会于2023年6月8日将这一天定为国际防治沙尘暴日,目的是提高全球对沙尘暴带来的健康和环境挑战的认识。
中国始终重视沙尘暴防治工作。自1978年起,中国批准并实施了“三北”工程,致力于恢复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并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作为全球增绿贡献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森林覆盖率已提高到25%以上,贡献了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四分之一。过去十多年里,中国累计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3。65亿亩,封禁保护面积2794万亩,在全球率先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
“三北”地区是中国荒漠化土地的主要分布区域。“三北”工程实施40多年来,累计保留造林面积4。8亿亩、治理退化草原12。8亿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7亿亩,有效控制了61%的水土流失面积,保护了4。5亿亩农田。特别是近两年,“三北”工程攻坚战启动后,实施重点项目369个,完成各类建设任务超1亿亩。东部歼灭战片区、中部攻坚战片区和西部阻击战片区均取得实质性进展,科尔沁沙地重现草原风光,黄河“几字弯”展现出美丽画卷,环塔锁边绿色防护带初步建成。
世界气象组织在其最新年度报告中指出,沙尘暴对健康和经济造成的损失正持续加剧。尽管2024年全球地表沙尘平均浓度略低于2023年,但在受影响严重的地区,地表沙尘浓度仍高于1981年至2010年的长期平均值。全球每年约有20亿吨沙尘进入大气层,其中超过80%源自北非和中东沙漠,沙尘可跨越大陆和海洋传输数百至数千公里。气候变化正在加剧土地退化和沙漠化,可能导致新的沙尘源出现。
国际人士对中国防沙治沙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世界气象组织专家萨拉·巴萨特表示,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尝试监测土地变化以预测沙尘暴热点地区,中国采取了许多源头管控策略,如在戈壁沙漠边缘建立绿化带,取得了显著成效。赞比亚国家气候变化治理联盟国家协调员莉迪亚·奇班博也赞扬了中国在植树造林方面的成就,认为这些措施有助于民众适应生活环境。
据河南信阳市教育考试中心消息,在2025年空军招飞中,信阳共录取47名飞行学员,其中包括46名男生和1名女生,录取人数居全国地级市首位。这47名学员中有37人体质优秀,达到了歼击机飞行员的选拔标准。
罗山高中女生梁诗祎以660分的成绩位列全国第14批女飞行学员榜首。她的班主任老师提到,高二下学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梁诗祎具备飞行员的潜质,她视力好、性格开朗、专注力强且抗压能力出众,学习成绩也非常优异。
梁诗祎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自己对飞行员职业的热爱:“从小我就梦想成为一名飞行员,觉得这个职业很酷。进入高中后,我逐渐认识到飞行不仅象征着自由与高度,更承载着责任与担当。未来的学习过程中,我会更加努力,争取为国家的航天事业贡献力量。”!
今日入伏,观音寺祈福者扎堆求清凉,空调连轴转电费飙升。今年夏天热得猝不及防,小暑后闷热黏腻,下雨都像蒸桑拿。
商场成避暑主场,北京上海客流暴增,书店挤满蹭凉娃;游泳馆下饺子似的,培训班名额秒空,河边钓客绝迹树荫。
故宫门票抢疯了!博物馆、科技馆成遛娃新宠,室内避暑+涨知识两不误。高档海鲜遇冷,饭店菜市场都卖不动,天热没胃口还嫌运输贵。
露营党集体“下线”,朋友圈再无帐篷照,谁愿暴晒遭罪?老辈都说“热了千年,今年最反常”,这三伏天还得靠空调续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