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变了!第一批买新能源汽车的人,换上燃油车后戒断反应明显-时速600公里贴地飞
2025年7月,中国汽车买家还在为电车续航和油车噪音纠结,一批早期电车车主因充电麻烦换回油车,结果被顿挫感和发动机轰鸣折磨得够呛,暴露了电车驾驶体验的碾压优势但补能不便的残酷现实。
电车在静谧性和加速上完胜油车,可充电基建跟不上,用户难彻底死心。
驾驶体验差距太大。
电车起步像闪电,红绿灯一踩就冲出去,5秒破百的推背感爽得不行;油车涡轮迟滞加换挡卡顿,起步慢半拍,堵车时憋屈死。
静音上电车车内安静如图书馆,后排聊天都清晰,油车发动机嗡嗡响吵得心烦意乱。
早期车主换回油车后直呼不适应,有人甚至忘关发动机导致油箱烧空,习惯改不过来了。
成本上电车家充一公里几分钱,一年省下的钱够吃半年火锅,油车烧油四毛起步保养还烧钱。
技术确实在进步,快充半小时补能80%,固态电池试点降低了自燃风险,续航普遍500公里以上。
可惜基建拖后腿,高速服务区排长队充电,四个桩八辆车等着,尿急都憋不住。
油车党别嘴硬,开过电车的都懂那份丝滑多上瘾。
但北方冬天续航掉到400公里,空调一开再打八折,谁敢赌?
车企得加把劲解决电池和充电桩,否则再好的性能也白搭。
电车驾驶感确实让人上瘾。
安静加速快省钱省心。
可找不到充电桩时真想骂娘。
油车稳定加油快但噪音大费钱。
说到底看充电条件和钱包。
家里有桩的偷着乐没桩的谨慎。
啥时候充电像加油五分钟搞定这架才吵完。
车企快行动吧基建跟上谁还回头开古董。
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首次亮相了时速达600公里的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中车长客股份公司的高级工程师介绍,这种磁浮列车通过车载超导磁体与轨道上线圈的相互作用,实现了列车与轨道间的无接触运行。
车辆在低速时使用橡胶轮行驶,当速度达到150公里后,橡胶轮收起,列车开始悬浮运行。这种设计使得磁浮列车能够适应地面和隧道等多种地形线路。
相比普通轨道车辆,磁浮车辆具有更强的爬坡能力、更小的转弯半径以及更高的行驶速度。此外,磁浮车辆运行噪声小、安全性高,没有机械磨损,维修维护成本也较低。
7月8日,厦门突遇强对流极端天气,局部地区风雨大作。
当天17时02分,厦门市气象局将雷电黄色预警信号升级为雷电橙色预警信号;17时12分,将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升级为雷雨橙色预警信号。
有网友于17时40分发布突遇强对流天气视频。当时该网友表示正在乘坐钟鼓索道的缆车,拍下了狂风中缆车剧烈摇晃的画面,自曝被困中转平台,景区门票只退了一半。
对此,景区工作人员回应,强对流天气系突发情况,当场安全疏散了游客,门票也全部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