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出事的三姐妹发抖音那天车祸原因和当地人提醒-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三大信号悄
最近看到川西又出车祸了,死了两个失踪五个,听说车里坐的是三姐妹带着各自家人。她们仨平时挺爱拍抖音视频的,出事前一天也就是7月2号还都发了最新内容,其中有个大姐粉丝有两万多,她儿子去年刚考上大学。
找到车的时候只剩残骸了,一个轮胎爆了,车子翻在悬崖下面。那路段本来能并行两辆大巴,可能当时是爆胎或者躲落石才撞出去的。悬崖才十米高,底下河水特别急,水温冰得吓人,这种环境人活着的概率应该很小。
当地老司机一直说六到九月份别来川西,这段时间山体容易滑坡塌方,泥石流也多。他们建议包车最好找四十岁以上的老司机,有经验的人知道哪些路能走哪些不能走。可惜这几个姐妹可能没注意到这些提醒,或者没当回事。
车子找到的那天救援队还在找人,但天气不好山路难走,加上河水太急,耽误了不少时间。现在家属肯定特别着急,但这种自然条件限制下谁都想不出好办法。
有个细节特别让人难过,遇难大姐抖音账号里的最后一条视频,配乐都是欢快的那种,完全想不到第二天就出了事。她的儿子刚上大学可能也没想到妈妈这么快就。。!
爆胎和躲避落石哪个先发生的现在还不清楚,但车况和天气都是隐患。山区开太快的话一个轮胎爆了根本刹不住,加上路上随时可能掉石头,这种时候就算技术再好也未必能躲过去。
网上有人说他们可能是为了拍视频特意选的这条路,因为有些网红路线风景好但根本不安全。不过具体情况还查不清楚,只能等官方结论。
当地旅游局年后搞过安全宣传,但很多人可能没看过,或者看了也不在意。现在出事后好些人在转发提醒,说要是早点注意可能悲剧就不会发生。
救援队说就算有人活着摔下去,泡在冷水里这么久肯定也会失温。加上河水把车冲走了,找起来更难。这种情况下家属基本只能等结果了。
其实每年夏天这里都会出事故,要么是爆胎,要么是落石,要么是塌方。但还是有很多游客觉得不会刚好赶上,结果越侥幸越容易出事。
现在网上有好多关于这次事故的猜测,有人说爆胎是旧伤,有人说司机判断失误。不过这些都没查实前还是别乱说,等交警最后的调查报告。
出事路段其实装了几个监控,但山里信号不好可能拍不清楚。就算拍到了,现在最重要的是找人而不是分责任。
这种山区自驾本来风险就高,加上很多人又是自己租辆车第一次来,地图导航在陡坡急弯根本用不上。找个靠谱司机真的能救命,但可能很多人不愿意多花钱。
大姐儿子应该马上就要放暑假了,这下不知道该怎么办。这种突如其来的噩耗对年轻人打击太大,网上都在劝他别看太多消息。
事故地点现在成了网红打卡点,好多车停着拍照。但当地人都在劝他们别凑热闹,这种地方多待一秒都危险。
现在天气预报说未来几天还有雨,山路更滑了。救援队暂时停止了搜救,等天气转好才能继续。家属们就在山脚下的临时安置点等着,估计要等到最后一点希望破灭才肯离开。
这事让我想起去年有个旅行团进山没回来的新闻,同样的季节同样的山区气候问题。每次都说要注意安全,但总有人抱着侥幸心理。最后只能希望剩下的人早点找到,也希望更多人看到这个能长点心。玩归玩,安全第一这话听起来老套但确实有用,特别是在这种地方。
刚买电车的朋友心凉了半截吧?
工信部7月初突然发文件给燃油车发补贴了,1。3万直接打款!
政策风向从“全力扶电”秒变“油电公平”,这弯转得比秋名山还急。
说白了,新能源不再是唯一答案了。
这政策背后挺实在。
不是简单照顾油车,而是看清了现实。
电网真扛不住全国电动车一起充,尤其偏远地区充电桩都没几个,硬推电动就是添堵。
油车跑长途还是刚需,加油站遍地都是,五分钟加满接着跑。
关键油车也没躺平。
长安搞的蓝鲸发动机热效率44。5%,中石化低碳汽油减排18。3%,早就不是油老虎了。
更别说北方冬天,电车续航直接腰斩的时候,油车照样稳如老狗。
还有个隐形炸弹:650万人靠燃油车产业链吃饭,4万亿年产值。
真要一刀切搞电动,多少人得失业?
政策这次清醒得很。
说到底,消费者赢麻了。
别管专家怎么忽悠,按自己需求选。
常跑长途、住北方、充电不方便的,真没必要硬上电车。
政策松绑了,选车终于不用被“环保”绑架。
最后补一刀:去年高价买电车的,看到这1。3万补贴是不是心梗?
政策翻脸快,但这次总算接地气了。
油车电车各有所长,非黑即白没意思。
选车这事,自己脚踩哪块地心里得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