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避难硐室竟找不到饮用水 安全设施缺失引关注
煤矿避难硐室竟找不到饮用水 安全设施缺失引关注!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潘家庄镇兴隆煤矿,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第二十一组的专家站在井下避难硐室,连续三次追问饮用水的情况。直到第三次追问时,相关负责人才终于回答——“没放!”
这一幕发生在贵州图南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兴隆煤矿。该煤矿为地方国有独资企业,核定生产能力60万吨/年,现开采1号和3号煤层。2024年5月,图南矿业与江煤贵州矿业集团签订煤矿整体托管合同,后者成为兴隆煤矿的托管单位,并于同年12月重新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考核巡查组冒雨来到兴隆煤矿,在矿区内部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徒步检查。他们在副斜井与M1皮带巷中部找到了矿上唯一一处永久避难硐室。按规定,永久避难硐室应配备饮用水、自救器等应急设施,但实际情况是,该避难硐室内没有饮用水,隔绝式自救器的数量也不够。隔绝式自救器在有毒有害气体突出及缺氧窒息性灾害时使用,被称为“救命设备”。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条例》强调,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面对现场发现的问题,考核巡查组多次严厉提醒,要求必须配齐所有必要的应急设施。煤矿避难硐室竟找不到饮用水 安全设施缺失引关注 煤矿避难硐室竟找不到饮用水 安全设施缺失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