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江门川山群岛客船今日起复航 台风影响减弱恢复正常运营(德官员:若美国想打仗他
随着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登陆后强度逐渐减弱,广东江门海事局已将应急响应降为Ⅳ级。根据川山群岛区域风力情况,高速客船和车渡船航线时起有序恢复营运与服务。
高速客船从山咀港发出的时间为:12!30、14!30、16!30、18!30;上、下川岛发出时间为:12!15、14!15、16!15、18!15。航班视客流情况随时加开。车渡船上川至山咀港的发船时间为17!00,下川岛至山咀港的发船时间为15!00。
7月22日起,所有航线将恢复常规时间营运。
欧盟原本期待与美国达成一项关税协议,但现在却不得不为可能爆发的贸易战做准备。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官员上周告知欧盟贸易专员,特朗普总统可能会要求欧盟做出更多让步,包括接受对大多数欧洲商品征收15%或更高的“基准关税”。
这一消息令欧盟感到意外,此前欧盟一直在努力推动将关税维持在10%的水平,这对部分成员国来说已是艰难的妥协。最新的谈判进展促使德国改变了态度,转而支持更具对抗性的立场。德国已要求欧盟委员会准备新一轮针对美方的反制措施,除了对美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之外,还包括数字服务税和限制美企进入欧盟公共采购市场等手段。
一位德国官员表示,尽管仍有时间达成协议,但“如果他们想要战争,他们会得偿所愿”。特朗普已致函欧盟,宣布将把关税提高至30%,并于8月1日生效,这一税率高于4月时首次提出的20%。同时,欧盟还承受着美国高达50%的钢铝关税以及25%的汽车关税。
自特朗普上任以来,欧盟委员会负责贸易和经济安全等事务的委员谢夫乔维奇多次飞赴华盛顿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还通过电话和短信与美方沟通。欧盟一度表示愿意降低对美关税,并提出购买数百亿美元的美国能源和先进半导体产品来交换,但收效甚微。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则对与欧盟达成协议持乐观态度,称这将是美国的伟大胜利。然而,知情人士透露,即使是一直敦促快速与美国达成协议的德国官员也不再认为这是最有可能的结果。谢夫乔维奇近期从美国回来后,越来越多的成员国对此前景感到悲观,希望欧盟对美国采取更强硬的立场。
文南风。
编辑娱叔!
谁能想到,逛个商场还能体验“全武行”?
7月18日晚,合肥万象城某奢侈品专柜上演了一场离谱的“三打一”围殴戏码。
柜姐不仅当着孩子的面把顾客按在地上狂揍,还顺手关上了门。
而这一切的起因,不过是顾客想要拍几张照片而已。
视频曝光以后全网炸锅,不仅涉事柜姐罗某瞬间“社死”,就连品牌的高端形象也遭受到了暴击。
随着更多人参与爆料,人们才发现,罗某的狂妄或许并非偶然。
奢侈品店的暴力基因
根据目击者的描述,当时穿黄裙子的顾客王女士,只是随手拍了几张店内的商品图片,结果短发柜姐罗某当场就不乐意了。
按理说,只是拍照的话,根本不妨碍罗某上班,她只要看着王女士不要弄坏商品就好了,完全没有必要阻止。
但是她不仅阻止了,还出言不逊,说什么“买不起就别拍”之类的话。
两人最开始只是发生口角,可很快就变成了肢体冲突。
打起来以后,很快就有其他两个穿黑衣服的柜姐出来劝架。
不过从她们的行为来看,这俩人与其说是来劝架,不如说是在拉偏架。
她们只是去拉王女士,一人抓一条手臂限制其自由,而一身轻松的罗某则开始“自由发挥”。
又是抓头发又是扇耳光的,甚至还脱下来一只鞋朝王女士身上招呼。
甚至在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之后,她们还拉下店门,在屋子里继续殴打。
在这期间,王女士的女儿只能被挡在门外,一边哭,一边看着三个人殴打自己的母亲。
她唯一能做的,也不过是在结束以后,帮母亲找来掉落的鞋子。
视频在网上疯传以后,越来越多的网友开始分享自己在这家店的购物经历。
有消费者吐槽,自己穿得普通一些,就会被柜姐无视,连问个价格都是爱搭不理。
也有人爆料,自己不过是试背了一下包包,柜姐就翻着白眼拿回去擦半天,好像是沾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这时候人们才发现,原来罗某的狂妄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向来如此。
或许她早就把自己放在了一个“高人一等”的位置。
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为什么一个普通的柜姐敢对顾客动手?大概是奢侈品牌给她带来的底气。
首先不论是何种奢侈品牌,都有一种不染凡尘的“稀缺性”。
这种“稀缺性”给了柜姐一种错觉,让她们觉得自己并不是普通的销售,而是“高贵殿堂的守门人”。
换句话说,就是她们长期接触的顾客中,不乏大量的高消费人群,这导致她们对自己的身份认知产生了错位。
她们每天服务的对象,可能随手一挥就花出大几十万,久而久之,她们就认为自己也是圈子中的人。
这种“伪上流”的心态,让部分柜姐变得势利眼,甚至对于普通顾客充满敌意。
同时,在这样的心态下,还会导致这部分人群中逐渐演化出一种“分级”行为。
曾经有一位资深柜姐在网上爆料,她所面对的顾客分为三种。
“没钱的穷人”“壮阔的分期党”以及“真土豪”。
罗某很可能也是接受了这样的思维模式,认为拍照的王女士属于“没钱”一类,拍照只是为了在朋友圈炫耀,根本没有购买商品的想法,更不配接受自己的服务。
而她在对王女士进行驱逐时,竟然遭到了反抗,这或许让她感觉到自己的地位被挑战,因此恼羞成怒也就不奇怪了。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上对于奢侈品牌的盲目崇拜。
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柜姐们的高高在上,都是那些个勒紧裤腰带也要跪舔品牌的消费者给喂出来的。
不可否认,有部分消费者为了能“配得上”奢侈品,进店前总是会特意换一套更好的衣服。
相比于逛街,他们更像是去进行某种仪式。
顾客们这种朝圣般的态度,更增加了一些柜姐们的优越感,也增加了她们对于顾客的歧视。
那么作为这个“圣地”的一员,罗某自然有资格决定谁配进店,谁不配。
只是,她的报应来得比想象中更快。
傲慢的代价
视频曝光后,罗某的个人信息迅速被网友扒得干干净净。
尽管警方通报称双方已经达成和解,品牌方也没有发布开除罗某的公告,但发生这种事,谁也不会留这样的“公关黑洞”在身边。
这件事闹得人尽皆知,一旦她真的被开除,恐怕整个奢侈品行业,甚至整个销售行业都没人敢聘用,基本上属于“社会性死亡”了。
而且就算现阶段她与王女士达成了和解,但打人的证据确凿,如果王女士反悔要进行上诉,或者要求她赔偿孩子的精神损失费,她也没有办法说不关自己的事。
不过也有人猜测,这会不会是品牌自导自演的一出戏,为的就是利用这场戏对消费者进行划分,让那些真正的土豪产生更强的优越感,从而产生品牌认同感。
虽然说这样会损失掉大部分的路人缘,但奢侈品本身的受众就是小部分人,只要牢牢抓住了那一小撮真正的有钱人,大部分人怎么看其实不重要。
这个说法好像很有道理,但柜姐打的可是一个带孩子的母亲,实在不像是假的。
何况如今警察都牵扯进来了,警方肯定不会跟着品牌方胡闹,要是警方调查后发现是演戏,品牌方可是要付法律责任的。
而且真是演戏的话,品牌方付出的代价未免有点太大了。
事实上,奢侈品的顾客群体,并非只有顶级富豪,更多的是高收入中产。
这类人群对于服务的敏感度偏高,根据网上的留言也能看得出,面对这样的事件,他们更多的是吐槽店家的态度,而非炫耀优越感。
另外吐槽的内容也说明,他们已经开始对该品牌产生一定的厌恶情绪,这种情绪反映在购买力上,则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
这一条条留言,都是打在品牌形象上的重拳,店员的傲慢,最终也需要品牌来付出代价。
结语
这场闹剧的真正意义,或许在于撕开了奢侈品销售行业的遮羞布。
当奢侈品牌殴打顾客的事件发生以后,消费者终于意识到?。
所谓高端,不过是看人下菜碟的势利游戏而已。
该做出改变的不仅是某个柜姐,也是整个行业把顾客分为三六九等的恶习。
否则,再贵的香水,也盖不住暴力与歧视带来的恶臭。
部分参考资料。
香奈儿柜姐与顾客干架,奢侈品“破窗效应”或从此起 ——羊城派?。
香奈儿柜员和顾客发生肢体冲突,合肥蜀山警方通报——澎湃新闻。
合肥万象城一香奈儿柜姐与顾客发生冲突,当众扭打在一起,店方表示不接受采访,目击者称2人均被警方带走——上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