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真的急了!雅鲁藏布江电站刚刚开工,就威胁称要采取措施-卡车父子遇难后续:货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这个在十四五规划中,早已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项目,终于迎来了它的正式开工时刻。
结果不到24小时,印度方面迅速做出激烈反应,7月20日凌晨,印度多家主流媒体,几乎用警报级别的头条报道这项工程,甚至有政客直接扬言要采取必要措施。
那么印度为何如此紧张?他们究竟在担心什么?
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
2020年,中国首次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建设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当时只是一个远景设想。
直到2024年,项目获得正式立项,历经十年生态评估、技术论证与外交协调,终于在2025年7月19日破土动工,可以说这一刻,注定写进中国基建的辉煌史册。
该水电站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人民币,设有5座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高达6000万至7000万千瓦,相当于三个三峡工程的体量。
年发电量预计将达到3000亿到4000亿千瓦时,足以满足3亿人用电需求,堪称高原擎天柱。
但令人震撼的不止规模,还有技术路线,这项工程并不采用传统高坝蓄水,而是采用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方式,利用雅鲁藏布江天然的2000米落差,实现纯水力发电。
这意味着工程本质上并不蓄水,不具备制造洪水或断流的能力,然而工程开工当天,印度媒体却炸了锅,一时间,中国战略武器水源控制布拉马普特拉河威胁等言论,充斥各大头条。
印度为何如此激动?
雅鲁藏布江出藏后,就成为了印度境内的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覆盖印度东部大片农业区,对水资源高度依赖的印度,显然对上游的一举一动格外敏感。
印度媒体甚至称该工程为定时水炸弹,担心中国会在关键时刻通过控制水量,对印度农业、生态乃至国家安全造成打击。
但印度之所以有这种担忧,也是因为印度自身有前科,印度在今年与巴基斯坦的冲突中,频繁以水为武器,包括季节性蓄水断流、泄洪制造灾难、拒绝履行水协议。
如今中国开工水电站,印度自然也要“换位思考”,他们担心中国也会复制类似手段,以水施压。
印度外长办公室因此发布紧急通告,称将密切关注中方动向,并保留采取外交与技术反制的可能性,个别政客更直接渲染中国掌控印度命脉,试图制造国内民族主义情绪。
但事实远比印度想象的简单得多,该工程从立项之初,中方就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和平利用,项目不设高坝、不蓄水,不对水量进行人为干预,仅依靠自然落差转化为电能,这意味着并不存在人为操控水情的空间。
而且中国早在2002年,就与印度签署了水文数据共享协议,每年定期向印度通报水位、流量、气象等重要数据。
中国的态度非常明确,这是清洁能源项目,不是地缘政治工具。
更何况,项目所在的林芝市与印度边境尚有50公里距离,完全处于中国主权范围之内。
中国新近成立的雅江集团公司,作为项目主导单位,早已就生态影响、技术可行性、国际影响等做了全面评估。
从经济角度来看,这更是一项西藏发展的重大机遇,工程建成后,将每年为西藏带来200亿元财政收入,占当地财政的七成以上,直接推动就业和基础设施改善。
通过西电东送,电力将输往华东、华南地区,输电距离超过3000公里,为国家双碳目标注入强劲动能。
至于印度的威胁措施,外界普遍认为更多是政治姿态,一方面,印度在技术、资金、地形等方面并不具备同等规模开发能力。
另一方面,在中印关系刚刚出现回暖势头的当下,过度炒作此事,只会破坏来之不易的外交氛围。
7月中旬,印度外长苏杰生刚刚访问中国,参加上合组织会议,展现出改善中印关系的强烈意愿,此时大肆渲染中国水炸弹论,显然与此前的外交表态相违背。
或许,印度的焦虑更多是对自身能力的无力感,面对中国在基础设施、能源转型方面的迅猛发展,印度在技术层面难以望其项背。
类似工程,印度在可预见的未来内几乎没有可能实现,这才是其心理落差的根源。
国际舆论对此事的解读也颇为分化,西方媒体大多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这是中国绿色能源转型的重要一步,《纽约时报》甚至称其为全球最大水电项目。
而在下游的孟加拉国,目前则表现出一种观望而平静的态度,作为布拉马普特拉河的最终流入国,孟方尚未作出强烈回应,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他们对中国承诺的信任。
而印度,或许更应将注意力放在合作之上,如果未来中印能在水资源管理、数据共享、生态保护等领域达成新共识,不仅能缓解疑虑,甚至可能将这一工程变成中印合作的新契机。
信息来源?。
2025-07-19 19!41·环球时报 重磅!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
有着十几年驾龄的老司机高师傅,带16岁刚放假的儿子出车时,却酿成了不幸的结局。
这本应该是一段幸福美满的父子陪伴生活,但没想到却成为了父子二人与这个世界的告别。
噩耗传出后,家属们纷纷痛苦不已,因为高师傅本就命苦,妻子十几年前不幸离世,独自跑大车赡养一双儿女。
而在知情人的透露下,更多内幕也随之曝光,让人不禁感叹道:“麻绳专挑细处段,厄运专挑苦命人。”!
“噩耗传来”。
7月17日,四川某高速路上发生了一起事故,一辆大货车不知出自什么缘由侧翻。
虽然货车没有与其他车辆产生碰撞,但侧翻还是让整辆车满目疮痍,车内人员当场死亡。
即便医护人员收到情况,第一时间进行了紧急治疗,但可惜还是没能拯救这两条生命。
一位是43岁的高师傅,另一位是他16岁还在上学的儿子,两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无声的离开了。
而就在几天前,高师傅还沉浸在喜悦当中,自己购买了一辆新卡车,儿女在学校也十分努力,这令他感到十分欣慰。
由于妻子早早逝世,而自己又一直跑卡车赚钱,所以儿女一直以来都是跟爷爷奶奶生活。
现如今趁着儿子放休息期间,于是高师傅就想着带他一起跑大车,对此儿子也是满心欢喜的答应了。
毕竟儿子从小就缺少了大量父爱母爱,母亲在他幼年时不幸离开了这个世界,所以他格外珍惜与父亲相处的机会。
而有了儿子的陪伴,高师傅也对新车第一次跑货充满了信心,父子俩一路上有说有笑。
但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趟旅行会是他们人生的最后一次出行,父子俩人双双丧命。
因为车祸现象并没有与其他汽车撞击,所以这起车祸也变得扑朔迷离,毕竟卡车不会无缘无故自己翻车。
现如今相关人员已经介入此事,至于造成车祸的源头还在核实之中,相信用不了多久便能真相大白。
而家属在得知此消息后,更是当场崩溃,亲属们纷纷泣不成声。
“家属崩溃”?。
在曝光的资料中,得知高师傅有一个姐姐和妹妹,两人在得知他去世的噩耗后,不约而同从外地赶回了老家。
当看到高师傅的尸体时,其中一人更是当场崩溃,不敢相信他的厉害。
当时唯一蒙在鼓里的人,则是高师傅的父母,所有人都不敢告知他们这个噩耗。
因为老两口非常宠爱孙子,所以担心告诉他们这个消息后,心情会接受不了从而产生其他变故。
毕竟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了,更何况还是自己的儿子和孙子。
假设二老真知道这件事的话,已经70多岁的年纪身体恐怕真的吃不消,因此当地有关部门和运输公司负责人,都选择了隐瞒。
可俗话说得好“纸终究包不住火”,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有消息称老人已经知晓了此事。
而很大几率则是通过手机获得的信息,毕竟这件事在网上如此大的热度,恐怕一搜索卡车司机便会得知这一消息。
在得知儿子孙子相继离世后,两位老人茶饭不思,痛苦的情绪让他们什么东西都吃不下。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高师傅女儿的状况不为所知,但相信肯定和两位老人更加难过。
因为在历经这次事故后,她没有了父母,也没有了哥哥,唯一能依靠的就是爷爷奶奶。
然而彼时爷爷奶奶已经70多岁了,这寓意着以后的路都要靠她一个人走下去,让人相信都感到命苦。
而在知情人透露下,得知儿子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名列前茅,每次考试几乎都是第一。
如今随着父子俩的离开,这意味着高师傅家中两代人没了,对于老人来说莫过于最大的打击。
因为车祸发生的太意外,所以造成意外的真相网友们也各执一词,有人认为是疲劳驾驶。
虽然目的地足足有100公里,但高师傅为了早日交货,所以即便已经很疲惫也没有休息。
不仅如此,也有网友认为可能是卡车的问题,毕竟高师傅以前开老车时都没有遇到事故,而新车第一趟货就发生意外。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该网友觉得大几率是车子操控失灵或刹车失灵,应该检查下质量问题。
信息来源:光明网?。
对于这个问题,只能说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处理,如今警方已经在核实调查,所以我们只需静候官方报道就可以了。
而就当所有人以为这起事件即将落下帷幕时,不料一位知情人却曝出了一个“惊天内幕”。
“知情人透更多内幕”。
他声称高师傅这辆新车并非购买,而是租来的,换句话来说就是分期购买的卡车。
由于此次事故是单方事故,所以保险不进行理赔,此言一出令网友们纷纷唏嘘不已。
除了这么大事故还没有得到保险,这一刻“苦难”可以说具象化了,让人惋惜不已。
除此之外,这位知情人还透露卡车上拉的货也价格不菲,是飞机上配备的零件,价格足足高达三千多万。
对于这起事故的发生,可以说十分过于惋惜,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开车时一定不要掉以轻心。
因为跑车路途遥远的缘故,所以很多司机为了“解闷”或“解乏”,路上都会用手机听新闻小说,抽烟等等。
虽然这样的行为看似不起眼,但实则却有着很大的安全风险,稍有不慎就会促成意外。
信息来源:抖音《承哥(黑总)》。
最重要的是,跑车察觉到身体疲惫时,一定不要强撑着身体,毕竟在高速途中身体抵达极限的话,处境可以说“骑虎难下”。
而对于高师傅和儿子的离开,很多卡友都自发发视频缅怀,在得知他们不易的家庭条件后,更是提出了给家属进行无偿捐款。
总而言之,既然事情已经发生,那也只能接受这个事实,希望高师傅的家属们早日走出丧亲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