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转院济南交警“狂飙”开道 病人家属跪地感谢及用废弃塑料做成的感冒药,你敢吃吗
7月10日,菏泽一老人眼球破裂紧急转院,济南交警极速护航,争分夺秒抢出“黄金时间”,老人的眼球保住了!老人儿子:我自己是货车司机,看到140多km/h的速度后,特别揪心,这是铁骑拿命换下的时间。7月18日,家属送上锦旗跪地致谢,“恩重如山的情,我们全家永远铭记”!
许多人的一生中,或许都使用过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这种药物成分。对乙酰氨基酚俗称扑热息痛,拥有泰诺(Tylenol)等商品名。它是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止痛药之一,许多感冒药、退烧药等成分中也常见它的身影。
扑热息痛最早于19世纪末期被合成出来。1877年,德国化学家第一次记录了这种化合物的结构和合成方法。20世纪50年代,含有扑热息痛成分的药物在美国正式上市,但最初人们误以为扑热息痛存在安全隐患,会导致使用者患上一种血液病,几年后科学家才证实扑热息痛与这种血液病并无关联。因此,直到20世纪70年代,扑热息痛才被广泛接受。到了20世纪80年代,扑热息痛在包括英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销量已经超过了阿司匹林。
两大难题?。
然而,包括扑热息痛在内的许多药物的合成与生产,严重依赖包括原油在内的化石燃料作为原料和能源。科学家表示,每年有数千吨化石燃料被用来生产各种药物和化学品,这对气候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另一方面,全球有数千万吨塑料垃圾被丢弃——塑料水瓶、外卖盒、塑料包装……这些塑料大多被填埋、焚烧,或者漂浮在海洋中。虽然从技术上讲,许多塑料是可回收的,但大多数回收过程只是将废弃的塑料处理为更低质量的塑料继续使用,并没有真正解决塑料污染的问题。
图片。
图片来源:unsplash!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同时解决塑料污染和制药产业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美国达美航空旗下的天西航空一架航班的飞行员在当地时间18日被迫采取“激进机动”,以躲避美国空军的B-52H轰炸机。当时,这架E175客机正从明尼阿波利斯飞往北达科他州迈诺特,机上载有乘客。在准备降落时,客机与一架从迈诺特空军基地起飞的B-52H轰炸机意外接近,飞行员不得不采取规避措施。随后,这架E175飞机在迈诺特国际机场盘旋数圈后安全降落。
天西航空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表示,7月18日,天西航空3788号航班从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飞往北达科他州迈诺特,在获得塔台进近许可后准备安全降落在迈诺特,但当另一架飞机出现在其飞行路径上时,该航班被迫进行了复飞。发言人还提到,公司正在调查此事。
社交媒体上发布的视频显示,E175客机的飞行员试图向乘客解释情况:“考虑到它的速度……我不知道他们的速度有多快,但比我们快得多。我觉得在它后面转弯是最安全的做法。”。
迈诺特空军基地是美国第5轰炸机联队和第91导弹联队的驻地,驻扎着包括B-52H轰炸机在内的美国空军设备。
中国为什么突然大量进口巴西稀土 背后的战略考量!当看到“中国对巴西稀土进口量暴涨两倍”的消息时,很多人可能会感到困惑: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出口国,为何还要大量进口巴西的稀土矿?这背后其实蕴含着深远的战略考量。
这不是因为中国缺少稀土,而是为了确保在稀土领域的长久优势。今年上半年,中国从巴西进口的稀土量大幅增加,显示出这一行动是国家级别的决策。选择巴西作为进口对象也有其深意,因为巴西拥有全球第二大已探明稀土储量,但缺乏提纯分离技术。
中国大量进口巴西稀土的战略逻辑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首先,保护本国的稀土资源。尽管中国目前稀土产量世界第一,但这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过去中国稀土储量曾占全球90%以上,但由于技术落后和管理不善,导致大量宝贵资源流失海外。通过进口巴西稀土,可以让国内的稀土资源得到休整,留给未来关键的战略储备。
其次,牢牢掌握稀土提纯分离技术。巴西虽然有丰富的稀土矿藏,但缺乏提纯技术。而中国在这方面积累了数十年的经验,拥有全球独一无二的技术能力。因此,巴西的稀土原矿只能送到中国进行精炼加工,进一步强化了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