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民反映家中玻璃热“爆”了 高温考验下的自爆现象及律师愿退回去世男婴39万元
夏日炎炎,对玻璃窗户来说也是一种考验。近日,广州不少市民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家中玻璃窗户裂成蜘蛛网状的照片,全国网友纷纷跟帖晒出类似情况。
钢化玻璃出厂时自带约千分之三的自爆概率。据业内人士介绍,玻璃中存在细小结晶杂质,当室内外温差较大时,热胀冷缩现象可能导致自爆。每年5至10月高温天气,室内外温差大,玻璃自爆更为常见。
此外,钢化玻璃自爆还与玻璃中的化学物质硫化镍有关。安装后,硫化镍在自然温度下缓慢转变,外部环境变化如夏季室内外温差巨大,可能导致其体积膨胀,破坏玻璃结构引发自爆。
专家建议,夏季开空调时尽量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6℃以上,拉上窗帘也能降低玻璃两侧温差,减少热应力和爆裂风险。装嵌玻璃时不宜过紧,使用弹性较好的橡皮胶可减少夹爆风险。
面对酷暑,市民应加强窗户玻璃及玻璃幕墙的日常检查,发现细微裂痕、气泡增多或老化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商品房钢化玻璃质保期一般为两年,若在此期间出现非人为损坏,开发商或物业须免费维修或更换。超过质保期后,业主可以委托第三方鉴定机构分析原因,划分责任权属。同时,调查同小区是否存在其他玻璃门窗因高温爆裂的情况,有助于说明质量问题,要求集体处理。
近日,广州市发生了一起涉及医疗损害赔偿的律师收费争议事件。一名男婴因医疗事故不幸去世,家属韦先生与医院达成协议,获得88万元赔偿金。代理此案的律师邓某拿走了其中55万元作为代理费,引发了韦先生的强烈不满。随后,广州市律师协会介入调查,并要求涉事律师退还多收的39万元。
韦先生表示自己文化水平较低,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对律师的收费方式缺乏了解。他事后才发现,律师可能通过风险代理的方式收取了高额费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的风险代理收费最高不得超过赔偿金额的18%。初步估算,本案中律师收取的55万元费用中,有39万元超出了合理范围,应予以退还。
律师邓某辩称,案件并非完全由他主导,而是经过多次调解和协商后达成的赔偿协议。他认为,案件处理过程中并未收取风险代理费,而是按照司法鉴定结果收取了相应的咨询费。但韦先生认为,律师在案件处理过程中付出了大量努力,最终争取到了更高的赔偿金额,却因反悔而失去这笔赔偿。
广州市律师协会对此事高度重视,已于2024年8月27日立案调查,并表示将坚持“零容忍”态度,发现一宗,查处一宗。律协负责人表示,对于涉事律师的违规行为,将依法依规进行相应处罚,并确保赔偿款项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此次事件暴露了律师行业在收费行为上的不规范问题,也引发了公众对法律服务透明度和契约精神的广泛关注。业内人士指出,律师在代理案件时,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明确告知当事人收费方式和标准,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纠纷。
该事件还反映出部分当事人在维权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有人认为韦先生的反悔行为违背了契约精神,损害了律师的合法权益。但也有人认为,法律服务的本质在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律师在代理过程中应以诚信为本,确保收费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广州市律师协会表示,将继续加强对会员执业行为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律师行业的健康发展。律协也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法律服务领域的公平与正义,推动构建更加完善的法律服务体系。
这起律师拿走55万赔款、律协要求退还39万的事件不仅是单个案例,更是对法律服务行业规范性和诚信度的一次深刻反思。只有在法律框架内,律师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建立在信任与合作的基础上,真正实现公平正义。
7月19日,河南郑州的冯女士和她的老伴儿遇到了一件让他们感到困惑的事情。据他们所述,当天上午,儿媳妇突然来到家里,要求他们在15天内搬走。
冯女士的老伴儿透露,自己有一些传统观念,曾想过继一个孙子给儿媳妇。这一举动导致儿子和儿媳不再与他们来往。对此,儿媳妇表示不解,她质问:“我生了个女孩,他们喜欢男孩,难道家里有皇位需要继承吗?”她还提到,结婚时公公只有一个儿子,现在却突然冒出了其他儿子和孙子。
婆婆解释说,那些是她丈夫前妻的儿子,她并不认可这些关系。经过协调,老人最终认识到了自己的观念错误。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2024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9岁,比20年前增长了6岁。中国百岁老人从2010年约3。6万人,增长到2020年约11。9万人。中国成为全球百岁老人数量最多的国家。但想要长寿,还得探寻衰老的根源。本期《健康中国》邀请到了国家级名老中医李海松,带大家探寻衰老的秘密,破除谣言误解。(《健康中国》 20250720 时光慢老 岐黄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