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内容

“入伏出三象,遍地起坟头”,今日入伏,指的哪三象?有啥说法? ,公安部明确:8月

2周前 (07-20)热点关注14

  

导读:“入伏出三象,遍地起坟头”,今日入伏,指的哪三象?有啥说法?

  

“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今儿7月20日,正式入伏!入伏,就是三伏天的开始,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就此拉开序幕。俗话说“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就是入伏的日子。今年夏至后第一个庚日是6月30日(庚午日),第二个庚日是7月10日(庚辰日),第三个庚日正是今日7月20日(庚寅日),所以今天就是头伏首日。

  

今年入伏有点特殊,是个“晚入伏”。 虽说入伏一般在阳历7月中旬,但受夏至日和庚日组合的影响,入伏的早晚变化不小。老话讲“早入伏凉飕飕,晚入伏烤出油”,意思是入伏如果赶在农历六月上旬(早入伏),后面热得可能反而温和些;要是入伏拖到农历六月中下旬(晚入伏),那热浪可就又猛又长了。今年入伏落在农历六月廿六,妥妥是个“晚入伏”,大家可得把防暑降温的招数备齐了!

  

民间有句老话,听着就让人心头发紧——“入伏出三象,遍地起坟头”。这话啥意思?就是说入伏这天要是出现三种特别的天气现象,往往预示着年景不好,粮食减产,过去闹饥荒的时候,饿死的人多了,可不就“坟头遍地”!在靠天吃饭的古代,天气直接连着老百姓的饭碗和性命。所以啊,老祖宗瞪大眼睛盯着入伏这天的天象,总结出这么三样“凶兆”。

  

今日入伏,这让人揪心的“三象”到底是啥?又藏着啥门道?

  一、入伏当天“酷热难当”

老话说得好:“入伏晒破砖,秋后饿死獾”、“头伏火烧天,二伏地冒烟”。要是入伏这天就热得邪乎,太阳毒得能把砖头晒裂,那可不是好兆头。这预示着整个三伏天将异常酷热难熬。

  

为啥怕它热过头?

  

庄稼直接“烤蔫儿”: 玉米正抽雄吐丝、水稻要扬花灌浆,这都是最怕高温的节骨眼。温度一飙上35℃,玉米花粉直接蔫巴失效,水稻灌浆被“高温逼熟”,籽粒又瘪又轻。这减产,少则一两成,狠起来能过半!

  “抽水机”开最大档: 大太阳底下,土壤里的水分像被强力抽水机往外抽,蒸发得飞快。几天功夫,地就干得裂大口子。庄稼喝不上水,叶子打卷、发黄,严重的直接枯死在地里。

  病虫害“趁热打劫”: 红蜘蛛、蚜虫这些坏家伙,天越热它们繁殖得越欢实,专挑缺水蔫吧的庄稼下嘴,祸害得更凶。

  二、入伏当天“滴雨不下”(大旱之兆)

农谚讲得明白:“雨打伏头,旱死老牛”、“入伏雨淋头,一夏不用愁;入伏日头笑,旱到秋蝉叫”。反过来,要是入伏这天晴空万里,一滴雨星子都不见,那麻烦更大!这预示着接下来很可能遭遇旷日持久的伏旱。

  

伏旱为啥更要命?

  

“卡脖子旱”要人命: 伏天正是庄稼猛喝水、蹿个子的时候。这时候断了水,就像人渴到嗓子眼冒烟,直接影响穗子大小、籽粒饱满度。玉米棒子长不齐,稻穗空壳多,收成眼见着往下掉。

  

河塘见底,救都没法救: 伏旱往往伴随持续高温,小河小塘的水几天就蒸发干了。想抽水浇地?水源都断了!眼睁睁看着庄稼旱死,那才叫绝望。

  点把火就着: 天干物燥,庄稼秸秆干得像火柴,林子里落叶堆得厚,一个火星子就能引发燎原大火,烧毁庄稼林地,损失惨重。

  三、入伏当天“暴雨倾盆”

还有句老话:“头伏淹了田,一季白忙活”、“伏里雨,瓮里米”。这第三怕,就是怕入伏当天突然下起瓢泼大雨,甚至引发洪涝。这预示着三伏期间雨水可能过多、过猛。

  

暴雨洪涝的破坏力惊人。

  

庄稼直接“泡了汤”: 玉米、棉花这些旱地作物,根最怕水泡。田里积水排不出去,根泡上几天就烂,整片整片地倒伏、发黄、死亡。水稻虽然喜水,但水太深淹过了穗子,照样绝收。

  肥土冲跑,病害扎根: 暴雨像刀子,把地表的肥土全冲走了,庄稼没了营养根基。大水过后,地里又湿又热,稻瘟病、纹枯病、根腐病各种病害扎堆爆发,治都治不过来。

  山洪泥石流毁田毁房: 山区遇上暴雨,极易引发山洪、泥石流,冲毁梯田、淹没村庄,别说庄稼了,连家园都难保。

  

说到底,古人怕的“入伏三象”——极端高温、滴雨不下的干旱、以及暴雨洪涝,核心就一条:怕这天气坏了庄稼收成! 粮食没了,饥荒来了,那真是“遍地起坟头”的惨景。虽然现在科技发达了,水利设施和抗灾能力都强得多,但老祖宗观察天象、敬畏自然的智慧,以及对“饭碗”的极度重视,依然值得我们深思。

  

今日入伏,您那儿的天是晴是雨?热得邪乎吗?欢迎聊聊您家乡的头伏天气!

  

家里有长辈骑电动车的注意了!公安部最新政策明确:8月1日起,60岁以上老人骑5类电动车上路,只要合规就不查不扣。驾照年龄放宽、车型范围扩大,这份给银发族的出行便利,赶紧转给爸妈看看~!

  

一、新政两大突破:60岁以上骑车更自由。

  

这次政策调整,实实在在解决了老年人骑车的两大顾虑!

  

1。 驾照年龄不再卡脖子!

  

◦ 摩托车D证(三轮)、E证(二轮)报考年龄上限,从60岁放宽到70岁!

  

◦ F证(轻便摩托)取消年龄限制,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哪怕80岁也能考,考试还简化了流程。

  

2。 5类车纳入“放心骑”清单。

  

从两轮到四轮,从非机动车到机动车,覆盖日常出行常见车型,不用再担心“骑了被查”。

  

二、5类可放心骑的车,怎么选?看这张表就够了。

  

车型 牌照 需不需要驾照 适合场景 注意事项。

  

电动自行车 绿牌 不需要 买菜、接送小孩 最高时速≤25km/h,可载12岁以下儿童。

  

电动轻便摩托车 蓝牌 需要F证 中短途代步(如去超市) 禁载人,部分城市有禁摩区。

  

电动摩托车 黄牌 需要E证 近郊出游、钓鱼等 70岁以上不能骑,注意限行!

  

休闲电动三轮车 黄牌 需要F证 带家人逛公园、短途出行 限载2-3人,不能用来拉货。

  

低速电动四轮车 临时牌 部分需C2证 带老伴周边游玩 多地有3-5年过渡期,需备案登记?。

  

真实案例更直观!

  

• 郑州李大爷:“我骑电动自行车接送孙女,以前总怕车不合规,现在绿牌一挂,踏实多了。”!

  

• 武汉张阿姨:“62岁考了F证,买了辆蓝牌轻便摩托,出门办事比走路快一倍,还不用挤公交。”。

  

• 成都赵奶奶:“休闲三轮车带顶棚,雨天带小孙子和邻居去公园,稳当又方便。”!

  

三、上路前,这4件事必须做好。

  

政策放宽不代表可以“任性骑”,这几点千万记牢!

  

1。 牌照必须挂?。

  

电动自行车上绿牌,轻便摩托上蓝牌,摩托和三轮车挂黄牌;过渡期的非标车要申领临时白底红字号牌,不然2028年后可能不让上路。

  

2。 驾照要对应。

  

骑蓝牌/三轮车→得有F证;骑黄牌摩托→得有E证;四轮车按当地要求,可能要C2证。

  

(提醒:南京有位大爷因骑黄牌车没E证,被罚了500元,还扣了车,千万别大意!)!

  

3。 头盔是“保命符”。

  

除了全封闭四轮车,其他车型都得戴3C认证头盔,系带要系紧。转弯时提前打手势,别突然变道,减少“鬼探头”风险。

  

4。 载人不能乱。

  

电动自行车只能载12岁以下孩子;休闲三轮车最多载2-3人(含司机);轻便摩托严禁载人,不然会被罚款100元。

  

四、便民福利:考驾照、挂牌更方便了?。

  

各地为老年人开通了“绿色通道”,办事少跑腿。

  

• 考驾照简化:70岁以上考F证,不用考路考,只要通过记忆力、判断力、反应力测试就行;西安、郑州等地周末也能考,一次能考300多人。

  

• 挂牌更省心:郑州新增52个挂牌点,没发票也能“容缺办理”(签份承诺书就行);线上就能买交强险,微信搜“摩托车交强险平台”,3分钟搞定。

  

五、这3类车别碰,小心被罚!

  

1。 超标电动自行车:没有脚踏、时速超25km/h的,过渡期后不让骑。

  

2。 货运三轮车:车身超宽、用来拉货的,老年人别骑,不安全还违规?。

  

3。 改装车:加装雨棚、换大功率电机的,查到最高罚2000元。

  

8月1日起,老年人骑车更方便了,但安全始终是第一位。建议长辈优先选电动自行车或休闲三轮车,复杂路况尽量结伴出行。把这份指南转给家里老人,让他们出门更安心~!

相关文章

《探索·发现》 20250429 世纪考古大发现(18)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大顺通宝、大顺银锭反映出大西王朝建立初期短暂的社会安定,永昌银印、虎钮金印揭开张献忠与李自成之间微妙的关系,各种高纯度金属出现在发掘现场,铅弹、箭镞等兵器大量涌出,...

美国第一季度经济环比萎缩0.3% 增速由正转负

   美国商务部4月30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按年率计算萎缩了0.3%。相比之下,2024年第四季度的GDP环比按年率计算增长了2.4%。...

男子每卖一碗牛肉面就捐1角钱给老兵:还免费培训12名退役军人帮助他们开店

男子每卖一碗牛肉面就捐1角钱给老兵:还免费培训12名退役军人帮助他们开店

   男子每卖一碗牛肉面就捐1角钱给老兵。4月29日,湖北襄阳。许海是一名退役老兵,2024年10月开办小战友襄阳牛肉面馆,30多名员工中有6名退役军人。他还免费培训12名退役军人,帮助他...

《百家讲坛》 20250430 食物的历史(第一部) 6 甜蜜的大麦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大麦,作为人类最早驯化的农作物之一,始终贯穿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从关中平原的麦饭,到江南甜蜜的麦芽糖,再到雪域高原上的青稞糌粑,这株金色作物,不仅绘制了地域饮食图谱...

五一假期高铁宠物托运预约量翻倍:近百只猫狗享受旅途

   4月30日上午10点05分,两只布偶猫从北京南站搭乘G121次高铁列车,与主人一同前往上海度过“五一”假期。中铁快运相关负责人透露,自4月8日开放宠物托运服务预约以来,已有近百只宠物...

继母偷走爷爷留给孙女的8万元遗产 家贼难防

继母偷走爷爷留给孙女的8万元遗产 家贼难防

   对于许多网友而言,辛苦工作养家最担心的莫过于娶到一个挥霍无度的妻子,这类人不仅不努力赚钱,反而整天想着花钱。她们往往缺乏自立能力,有时甚至会做出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形成爱占小便宜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