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女骑”骑哈雷的小姨去世,仅35岁未婚,100多队友哭成泪人 ,郭台铭做梦也
总有一些意外来得那么突然,以至于让人无法接受,那么的年轻,那么的漂亮,那么的和善,为什么最终要承受这样的磨难呢?
7月17号晚,大量来自吉林的网友分享悲痛消息,来自当地哈雷车队的“最美女骑”骑哈雷的小姨不幸因车祸去世,其账号标注的年龄为25岁,但根据其过往曝光的年龄来推断,她去世的时候才35岁,且未婚。
如此噩耗,真的让人痛心惋惜,不过根据知情人的曝料,这场所谓的车祸其实与她自身的安全意识有很大的关系。
据悉,车祸一般分为单方事故和多方事故。友人透露,骑哈雷的小姨是因为单方事故导致的噩耗,也就是说她的去世别人不会因此担责任,主要的责任在于她自己,另外,这位知情人士还表示,骑哈雷的小姨在骑行的过程中并没有将头盔系好。
由此来判断,骑哈雷的小姨应该是发生车祸后撞击到了头部,最终抢救无效去世,如果当时头盔的安全带能够系好,也许就会避免这场悲剧。
翻看其视频账号不难发现,她最后一条动态停留在9号,当时她还特地为粉丝带来一首舞曲,妖娆的动作搭配迷人的笑容,真的是非常惊艳,留言处她的话语也让人嗅到了“谶”的感觉:过来,跪下,姐有个事求你。
虽说这是“渣女语录”,但所谓的跪下,没想到最终自己却跪下了。
据悉,骑哈雷的小姨来自一个名叫“长春纵队”的骑行组织,由于长相漂亮,所以深得队里其他人的宠爱,特地送其“最美女骑”的称号,在其去世之后,100多个队友几乎哭成了泪人。
虽说年轻,但骑哈雷的小姨并不普通,去年,她完成了一项壮举,骑着她的哈雷去西藏、去新疆,全程三万公里,这份勇气绝对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
唯一让人觉得可惜的是,骑哈雷的小姨并没有结婚生子,这也许与其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大约在19年的时候,她就曾分享感慨,爸爸逼着她找男朋友,但因为各方面的不合适,最终还是搁置了下来。
机车虽然很酷,但毕竟是“肉包铁”,需要时时刻刻做好防护,一旦出现问题,那么后果必然是严重的,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够从这其中汲取教训,不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涉足红线。
前言
曾经说出过“富士康给大陆赏饭吃”的郭台铭这次彻底傻眼了。
他估计做梦都不会想到,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竟然成功诞生了第二家“富士康”。
这家企业不仅营收高达2600亿,就连净利润都超过百亿,员工数量高达24万人。
那么这家企业到底是何方神圣,又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制造帝国”富士康
既然我们说这家企业是“富士康”第二,那么自然就要先聊聊富士康本身。
作为全球知名的电子制造服务商,富士康的发展历史堪称一个奇迹,而董事长的郭台铭的发家史在业界也是一个传奇。
1950年,郭台铭出生在中国台湾,而他的祖籍则是山西晋城。
在他16岁的时候,郭台铭依靠着“半工半读”的形式进入到了台湾“中国海事专科学校”学习,在服完兵役之后,他进入到航运公司当了一个业务员。
1973年,郭台铭和朋友合伙出资了10万新台币,创建了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
当时的鸿海生产的只不过是电视剧的按钮,整个公司一共就只有15名员工。
1977年,赚到钱的郭台铭开始从日本购买先进的机器和模具,并且陆续投资建立了电镀部门与冲压厂。
经过了将近10年时间的发展,郭台铭顺利的在美国成立了分公司,并且创建了“FOXCONN”品牌。
不过真正让富士康有了今天这种发展的还是他和苹果公司之间达成的合作。
2010年,富士康在郑州为苹果公司生产首款iPhone 4S,当时的他们大概不会想到,他们仅仅是作为苹果手机的加工厂就能够达到如今的这个规模。
随着苹果手机在全世界的热销,富士康也一跃成为了工厂遍布各地的“制造帝国”。
2019年,在美国对华为手机进行打压之后,苹果产品的需求量更是出现了保障。
正是因为这样,郭台铭才敢说出了那句“富士康给大陆赏饭吃”的狂悖言论。
不过随着市场的竞争逐渐变得激烈,苹果公司也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能够进一步的节约成本,他们就打算将生产线转去东南亚地区的一些国家。
富士康作为十分依赖苹果公司的制造企业,对于他们的政策自然是相应的非常积极。
郭台铭大手一挥,直接将打算出资在印度投资建厂,不过将生产线转移至印度的决策,属实是给苹果公司和富士康上了一课。
虽然印度的人工和土地的成本都要低于中国,但是他们员工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却和中国工人差距很大。
这就导致了他们生产出来手机的合格率极低,甚至在卫生方面检测也是屡屡出现问题。
就在郭台铭将注意力转移到东南亚的时候,这家企业也是抓住了机遇,迅速跻身于行业前列。
后来居上
这家在制造业方面堪比富士康的企业就是立讯精密。
2024年,立讯精密的总营收增长了15。9%,达到了惊人的2687亿人民币。他们的净利润也是达到了133亿元,同比增长了大概五分之一。
除了营收很多之外,立讯精密如今的规模也是非常大,员工人数更是高达24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立讯精密如今的董事长王春来还曾经是富士康流水线上的一名员工,因为工作认真还一度得到了郭台铭的赏识。
然而在1997年,积累了10年经验的王春来直接离开了富士康进行自主创业,立讯精密也是顺利的成立。
一开始的时候,立讯精密只是一家专注制造连接器和线缆的一家小型企业,后来经过一定的发展开始向制造业领域进军。
当时不少人都觉得富士康可能会打压立讯精密这个新公司,但是富士康不仅没有打压,反而还分给了他们不少的订单。
2010年的时候,立讯精密也是能达到了非常多的投资,同时也接到了华为和苹果等不少公司的订单。
从这个时候开始,立讯精密就和富士康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和富士康专注于手机不同,立讯精密的基本盘是苹果的AirPods,在拿到订单之后,立讯成功的将交货周期缩短到了3天,并且品质还非常的优秀。
自此之后,立讯精密也是顺利的拿到了苹果的长期订单,还成为了苹果的非常重要的供应商之一。
快速转型
虽然立讯精密和富士康一样都是非常依赖苹果公司的制造企业,但是他们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每当苹果公司的股价下跌之后,立讯精密的总值也会随之下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立讯精密就开始发展其他领域,他们还非常重注人才的培养,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加入到企业当中。
在今年7月份的时候,立讯的汽车业务也突然开始冒头,他们的营收也从4年之前的28亿增长到了137亿。
虽然看起来数字不算特别大,但是仍然是在一步步的慢慢发展。
反观如今富士康的处境就不是那么的稳定了,由于对苹果公司的过度依赖,可以说只要苹果公司打个喷嚏,富士康就要感冒一样。
再加上他们远离中国大陆这些年的时间,我国的比亚迪、奇瑞等企业是也是纷纷的发展起来。
虽然和富士康并不存在太多竞争关系,但是在招工以及政策倾斜方面他们得不到之前的那种力度了。
此消彼长之下,立讯精密说不定能够在若干年之后真正的超越富士康成为新一代的制造业巨头,这个真正的中国本土产业也能为中国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
结语
立讯精密的成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人不能长时间待在自己的舒适圈当中。
只有打破桎梏,完成自我突破才有可能看到外界更广阔的天空,而富士康和郭台铭显然是没有悟出这个道理的。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