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岁艺术家吴琼和48岁老公拍婚纱照 21年甜蜜依旧 ,澳媒:美国为何不愿承认中
近日,一组特殊的婚照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63岁的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吴琼与她48岁的丈夫在镜头前紧紧依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眼神中流露出浓烈的爱意。
尽管两人已经结婚21年,但那份甜蜜和热情丝毫未减,仿佛他们仍处于初恋阶段。这组照片触动了无数网友的心,引发一片羡慕之声。
吴琼在黄梅戏界的地位举足轻重,她的嗓音清亮婉转,表演细腻传神。《天仙配》《女驸马》等经典剧目经她演绎后,成为几代人心中的记忆。舞台上她是光芒万丈的艺术家,用精湛的技艺征服了观众;而在生活中,她在丈夫面前却展现出难得的柔软与娇羞。
两人同框时,总能看到许多温暖的小细节:过马路时,丈夫会下意识地将吴琼护在里侧;坐下时,会细心地为她调整好座椅;聊天时,常常异口同声说出同一句话,随后相视而笑,那份默契令人动容。年龄差距在他们之间似乎从未存在,反而成了彼此互补的纽带——吴琼的成熟稳重与丈夫的活力热情相得益彰,共同编织出温馨的生活画卷。
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状况不佳,GDP未能进入全球前十。然而,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工厂增多,出口增加,城市高楼林立。
近年来,人们常听到“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说法。2022年,中国的GDP达到121万亿人民币(约18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但有观点认为,这个排名并不准确,需要从经济数据的计算方式来探讨。
提到经济规模,首先想到的是GDP。GDP有两种计算方法:名义GDP和购买力平价(PPP)。名义GDP是将一个国家一年内生产的所有商品和服务按当前汇率折算成美元。按照这种算法,中国确实是世界第二。然而,这种方法忽略了货币在不同国家的实际购买力差异。例如,在美国一杯咖啡可能要10美元,而在中国只需40元人民币(约6美元)就能吃顿饭。因此,名义GDP只看账面数字,不考虑实际购买力。
相比之下,PPP则考虑了各国物价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的实际购买力。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3年的数据,按PPP计算,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超过30万亿美元,而美国约为25万亿美元。这意味着中国实际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IMF预测,到2025年,中国的PPP可能会达到40万亿美元,而美国则为30万亿美元,差距将进一步扩大。
辽宁朝阳市大凌河景区道路上,一支百人规模的老年暴走团身着统一红衣白裤,列队占据四分之三路面。
迎面驶来的两辆消防车和一辆救护车被生生逼停。
救援车警灯狂闪、笛声长鸣却无人退让!
僵持近两分钟后,救护车靠边让行,暴走团高举广告旗浩浩荡荡扬长而去…。
这段由路人拍摄于辽宁朝阳大凌河景区的视频在7月17日网上曝光后也让无数网友愤愤不平!
“生命通道”为何要给健身队伍让路?
这群老人又凭什么如此 “理直气壮” ?
监控全程还原
7月15日晚7点过,辽宁朝阳大凌河景区内,一支由近百名老人组成的“暴走团”正整装待发,他们身着统一的红衣白裤,头戴白帽,在临河道路上组成三列纵队,队伍几乎占据了整个路面。
就在此时,两辆消防车和一辆救护车沿着这条景区道路驶来,三辆车都闪着警灯,据后续报道三辆车都是准备前往“凌河之夏”活动场地执行备勤任务。
当车辆靠近暴走团队伍时,司机鸣笛示意让行,让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整个暴走团成员面对救援车辆的警示毫无反应,依然保持着整齐的队列。
消防车尝试缓缓向前移动,试图用庞大的车身迫使人群散开,但队伍中的老人们依然屹立不动。
跟在后面的救护车司机心急火燎的从侧后方挤到前方并拉响更为急促的警笛,然笛声长鸣,却未能让队伍的的老人移动脚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双方僵持了将近1分多钟…。
最后,让人大失所望的一幕发生了,救护车司机选择将车靠边,腾出空间,暴走团高举着印满广告的队旗,迈着整齐的步伐从救援车旁列队通过!
当这段视频在7月17日被发到网上后,舆论也如潮水般汹涌澎湃,话题#暴走团不让行消防车#、#生命通道不能堵#等迅速登上热搜,阅读量突破亿次。
当地各方回应被批和稀泥
网上的舆论发酵后,大凌河景区工作人员表示:“知道这个事情,但不在现场不清楚状况”。
朝阳市文明办的回应同样轻描淡写:“接到网友反映,已记录将作处理”。
而当地派出所的回应更是给怒火中烧的万千网友添了一把火,工作人员回应将此事定性为“素养问题”,表示“会联系负责人进行批评教育”。
这样的处理方式引发评论区网友们的强烈不满,有网友说这是素养问题吗?这是违法行为!
还有网友直接搬出《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第三项规定。
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警车等车辆通行的,可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连人民日报也为此发声说:“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但尊重是相互的,老年“暴走团”给救护车、消防车让个路,晚几分钟出发,并不会有什么损失。僵持不让路的行为,不仅违背了基本的社会公德,更可能涉嫌违法。”。
景区工作人员爆更多
7月18日,大凌河景区管理中心一名工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应说,涉事的这个徒步团建立已有近10年,该团队属于民间自组织,每天晚上7点至8点都会在这里健身徒步。
最近,当地在举办“凌河之夏”的活动,因为天气比较热又临河,所以每天晚上要求消防车和救护车备勤。
7月15日晚上,也就事发当天,双方在路上遇到了,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一幕?。
当时,该团的牵头人认为三辆救援车辆没拉警笛,属于“备勤”不属于出任务,他们就没有让道!
该名工作人员还向记者透露,2023年因游客多次投诉,景区就曾召集所有徒步团长开会,要求规范活动区域,去年没开会,但情况也还好,只是没想到今年会发生这个事,所以准备约谈徒步队伍,以教育为主,这种特种车辆不能阻挡!
最后唠叨两句
其实老年暴走团的初心是好的,老年人追求健康值得支持,但某些地方,某些类似的团队把公共道路变成他们的操场,从而引发的交通拥堵、交通事故还少吗?
这次,更是连应急救援车辆都被当成健身路上的障碍。
健身变成“霸道”,再好的初衷都变味了!
我非常赞同网友们的观点,对这种违规、违法的团队,该警告就警告,该罚款就罚款,对那种屡教不改的,依法对团队组织者追责!
年龄不是违法的挡箭牌,别让“老有所乐”成了“老有所横”!
对此,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