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中暑要避开这些误区 警惕常见降温误区-《高端访谈》 20250718 专访联
6月22日,关于防中暑的误区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在空调环境中保持低恒温看似舒适,但室内外温差过大容易导致中暑。正确的做法是适当调节空调温度,使之与外界温差不要太大。
在密闭环境下泼水降温也是一个常见的误区。虽然蒸发过程确实可以吸收热量,但在空气不流通的情况下,水分难以散发出去,反而会增加室内湿度,让人感觉更加闷热。如果要通过泼水来降温,应该同时打开门窗以促进空气流通。
涂防晒霜或清凉油来防止中暑也是错误的做法。虽然这些产品可以帮助阻挡紫外线,但它们可能会影响汗液排出,阻碍身体散热,从而增加中暑的风险。
大量饮用啤酒作为解暑方法同样不可取。夏季人体出汗多,消耗大,在这种情况下过量饮酒会导致血液循环加快,体温升高,更容易感到口渴和出汗不适。
洗冷水澡试图快速降温也是一种误解。突然接触冷水会使皮肤毛孔迅速关闭,体内热量无法有效释放,反而可能导致中暑。
穿着过于单薄外出也并非最佳选择。户外活动时应选择宽松透气、颜色浅淡的衣物,并携带遮阳工具,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行车时只开空调而不注意通风会造成车内空气质量下降。建议先让车内温度逐渐降低后再进入,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就开窗换气。
“夏练三伏”的观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当气温过高时,应该减少户外运动强度和时长,特别是避免午后高温时段进行剧烈活动。同时随身携带防暑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高温天气下不能等到口渴才喝水,而应该定时补充水分,尤其是盐分含量较高的饮品。日常饮食中还应注意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以及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果蔬。
对于慢性疾病患者或体质较弱者而言,一旦出现轻微中暑症状应及时采取措施,如到阴凉处休息、饮水,并使用风油精等外用药品缓解不适感;若情况严重则需立即就医治疗。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罗斯巴赫接受《高端访谈》独家专访。亲眼见证中国城市建设的巨变,她建议应该多探讨中国经验,推广中国经验。点赞中国“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等创新实践,罗斯巴赫认为这些经验为全球城市发展提供宝贵经验。赞赏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和发展理念,她强调中国城市“以人为本”的理念正是所有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高端访谈》 20250718 专访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罗斯巴赫)。
7月2日,来自江苏兴化的3对母女在四川旅游时,乘坐的车辆在阿坝县坠河,导致2人死亡,包括司机在内的另外5人失联。7月10日,救援人员找到了一名女性的遗体。
7月14日,失联人员亲属透露,经过多天搜救,车辆驾驶员被找到,但已无生命体征。目前,仍有2名女士和1名儿童失联。
2024年5月,一笔108。5万美元的转账从汇丰银行账户中悄然转出,成为宗氏家族百亿遗产争夺战的导火索。不久后,香港高等法院的一份起诉书掀开了这个中国饮料帝国最隐秘的家族伤疤。宗继昌、宗婕莉和宗继盛三名持美国护照的“宗氏子女”起诉宗馥莉与一家名为Jian Hao Ventures Limited的公司,要求获得宗庆后生前承诺的每人7亿美元信托权益,总额21亿美元。
原告方在诉状中声称,2003年宗庆后指示下属在香港汇丰银行设立21亿美元离岸信托,受益人为三名非婚生子女,约定每人名下各有一笔7亿美元的资产。近日,三人又向杭州法院申请调取宗庆后的血液样本进行DNA比对,并要求分割娃哈哈集团29。4%股权(价值超200亿元)。相比于去年12月底对于三人身份的保留,原告方律师这次直接确认,三人是“宗馥莉同父异母的弟妹”。
这场横跨香港与杭州的诉讼将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馥莉推上风口浪尖,也将富豪家族的财富传承问题暴露在大众面前。这笔传言设立在香港的21亿美金信托有很多漏洞。首先,信托计划只有口头承诺,没有书面文件。宗馥莉团队援引《信托法》第8条质疑原告未能提供宗庆后签署的信托契约。即使没有信托书面文件,仍可依据“口头承诺+资金行为”从而认定“事实信托”成立,但没有书面文件使得信托的认定变得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