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又一汽车巨头诞生!闷声超越比亚迪,吃下80国及太嚣张!山东别车工装男已被拘,
奇瑞出口还是压比亚迪一头,但这次增速被反超了。
中国车在海外杀疯了,可政策风险这把刀越来越悬。
奇瑞上半年卖了55万辆车到国外,还是老大。
比亚迪追得猛,47万辆还涨了210%。
一个靠老牌燃油车打天下,俄罗斯、中东卖得贼好;另一个在欧洲用新能源车撕开口子,6月份销量差点超奇瑞。
但问题来了,欧盟加税35%,俄罗斯市场崩了快一半,靠低价抢来的地盘能稳住吗?
老大哥奇瑞路子稳。
二十年前就往叙利亚卖车,现在全球有十个工厂。
墨西哥街头每四台SUV就有一台瑞虎,俄罗斯人买的车里四分之一是奇瑞。
可燃油车吃香的地方,新能源车跟不上趟,自家电动车比例还不到三成。
沙特沙漠里防沙车卖得动,欧洲严苛排放新规面前就吃力。
比亚迪玩的是闪电战。
造船运车、海外建厂砸钱不手软,匈牙利工厂直接怼着欧盟关税干。
插混车在欧洲卖到40万还被抢光,靠的是刀片电池过安全认证、混动技术实测油耗3升。
但欧洲人一边掏钱一边加税,泰国工厂刚投产就要面对东南亚的价格血战。
两家现在都在拼命本地化。
不在埃及雇人建厂,成本根本压不住;不给挪威建充电站,高端市场门都敲不开。
政策说变就变比翻书快,埃及突然限制外资,投的钱可能打水漂。
质量这关也悬,以前中国车被嫌做工差,现在得靠新车硬刚口碑。
国内车市卷不动了,出海是条活路。
但外国车企盯着这块肥肉,后面只会更难打。
奇瑞的燃油车霸权还能扛多久不好说,比亚迪的增速能不能持续也难讲。
现在比的是谁先犯错,输一局可能满盘皆落索。
这波厮杀太真实。
老牌车企靠油车吃遍新兴市场,新势力用电车撬动发达地区。
可政策大棒砸下来的时候,再猛的销量也得低头。
建厂造船改车型,说到底就是拿钱换时间,看谁先熬过这波寒冬。
前两天济南发生个挺邪乎的事,有人骑摩托在飞跃大道正常走着,突然被旁边SUV连续变道逼停。两辆车并排停下后,SUV副驾下来个穿黑T恤的男人,指着摩托车主鼻子骂骂咧咧。这段视频发网上后,看热闹的人发现他衣服印着";ZOOMLION";,跟中联重科的logo一样,立刻炸了锅。
摩托车车主叫小潘,后来自己去派出所报的警。他说当时SUV变道时压根没打转向灯,逼得他只能停在黄实线那块。对方下车就问他";你说啥";,俩人开始吵起来。摩托车主一直没动手,对方倒是凶得很,还说";弄死你算了,撞死你也是活该";。最后气焰嚣张地喊";滚远点";,转身又折回来骂了几句才走。
第二天网上都在找这黑衣男是谁。中联重科连夜发声明说";跟我们没关系";,但网友不信,扒出他穿的正是他们员工工装。有说是销售的,有说是合作方的,直到警察出来辟谣才算清楚。原来这人姓李,以前给中联重科做过业务代理,工装是那时候留下的。
鲍山派出所民警说当天下午三点接到报警,把双方都叫来问话。李承认自己骂人还动手推搡,后来被行政拘留。交警另外查他变道压实线,罚了款扣了分。小潘说处理得挺公道,现在这事算告一段落。
有意思的是李现在身份,有人说他是某机械公司经理,也有人说只是个体户。工装这事儿让很多公司犯难,以后合作人员服装管理怕要更严格。
这段视频看得人心慌,就因为变个道能闹这么大的架。李开车时候明显是故意的,要不是摩托车主躲得快,真撞上就是大事。他那种态度实在不该,隔着屏幕听着都来气。
小潘当时还算冷静,要是换个急眼的上去干仗,后果更糟。现在想想,路上遇到这种人千万别较劲,报警准没错。不过像李这样明知道错了还嘴硬的人,拘留几天是不是该狠点?
最搞笑的是中联重科连夜撇清关系,生怕被连累。工装这事现在看是个笑话,别人穿旧工装也能被当成员工。不知道以后公司会不会改设计,让人家一眼就能看出是不是正式员工。
整个过程警察效率挺高,从报警到处理就一天时间。现在网上都在夸办案速度,但也提醒大家别光顾着追查身份,更该注意行车规矩。变道打灯这种小事,多少司机都不当回事。
这件小事把交通法规漏洞暴露得挺彻底。李一边骂人一边变道违章,要是没监控他肯定就溜了。现在好多新车都有行车记录仪,建议交警部门能不能强制安装,好歹留下证据。
事情到这儿基本完了。李被放出来估计也记住了教训,下次开车该知道规矩了吧。但看网上评论,还有很多人在讨论";工装门";,说这衣服太容易被冒用。中联重科后来也没解释为啥没回收旧工装,这事估计还要折腾一阵子。
总之,路上开车谁都难免着急,可别学李这样。现在交警查得紧,拘留罚款不说,名声传网上更糟。下次见着路怒的就远离,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