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可抱冬瓜清凉助眠?中医:有依据,但别用错了(媒体:孙颖莎出局不是坏事 新人
“暑夜难安寝,冬瓜抱入怀。清凉盈陋室,好梦自徐来。”近日,网上流行起“抱着冬瓜睡觉”可防暑降温的说法,还以古人《夏夜抱瓜眠》一诗为证。各地网友纷纷实践,给自己、给孩子甚至宠物都配上了“冬瓜搭子”。
“抱冬瓜”真的有防暑降温的效果吗?是否有确切的依据?对此,央广网记者采访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综合内科主任医师曾文颖。她表示:从物理降温及中医理论来看,“抱冬瓜”可以起到缓解暑热、清凉助眠的功效。
首先,“抱冬瓜”可起到物理降温作用。曾文颖解释,冬瓜含水量比较高,能达到95%以上,其比热容较大,吸收热的能力较强。因此,冬瓜可以长时间保持低温,冬瓜表皮的温度通常比室温要低3℃~5℃。因此,当人体接触冬瓜时,它能快速吸收体表的热量,起到物理降温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因为炎热导致的睡眠不适。
“冬瓜的作用类似于一个天然的水枕,其降温相对更温和。”曾文颖介绍,一些燥热特别重的人,也可以把冬瓜换成装好冰或冰水混合物的容器,用于短时间降温。
曾文颖介绍,从中医角度来看,冬瓜皮本身就是一味中药。它性质微寒,具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暑的功效。人体接触冬瓜皮时,其表皮的天然成分可以通过毛孔渗透舒缓人体的燥热,进而帮助入睡,提升睡眠质量。
“所以抱着冬瓜睡觉,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它确实能起到这种清凉助眠的作用。”曾文颖肯定了“抱冬瓜”的功效,同时给出提醒?。
2025年WTT美国大满贯赛中,女单1号种子孙颖莎以1比3输给队友陈熠,而女单二号种子王曼昱则以1比3不敌中国澳门的前世界第一朱雨玲。中国头两号选手同时止步16强,在乒乓球队历史上极为少见。
乒乓球顶尖球员输球是正常现象,例如王楚钦在巴黎奥运会后也曾止步16强。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会有起伏,尽管顶尖选手的波动相对较小。此次比赛中,中国男队首轮7人出战就有4人出局,女队则在16强战时出现问题。王曼昱输给的是前世界第一朱雨玲,其实力毋庸置疑;陈熠作为孙颖莎的队友,平时对彼此非常了解,虽然大赛经验不足,但实力并不逊色。孙颖莎首轮以3比2险胜澳大利亚华裔选手刘杨子,次轮又在1比2落后的情况下险胜高达,状态明显不佳,因此输球也在情理之中。
新的奥运周期内,孙颖莎和王曼昱作为绝对主力正不断调整状态。五月的多哈世乒赛后,国乒主力参加了六月9日至11日的乒超第一阶段赛事,需要通过比赛来调整状态。尽管WTT大满贯级别不低,但它毕竟只是一个商业赛事,利用这样的机会调整状态,即使输球也无妨。此外,首次在美国举办的WTT大满贯赛事在球台、训练场地及膳食等方面都不尽如人意,这对参赛球员的表现有一定影响。
文 、编辑朝暮古今。
俄乌战争以来,大多数国家都在跟着美国想方设法制裁俄罗斯,明确支持俄罗斯的很少。
而朝鲜,就是这其中一个。
现在,除了朝鲜外,又有一个国家站出来支持俄罗斯,而且它还是一个和中国关系不错的邻居。
这个国家是谁?他的加入是否影响中国对俄乌冲突的态度?
从2024年开始,朝鲜就开始以各种方式援助俄罗斯。
根据了解,截至 2025 年 6 月,朝鲜累计向俄罗斯派遣约 1。7 万名士兵,其中包括 1000 名专业工兵和 5000 名建设人员,负责扫雷、修复交通线及基础设施重建。
2023 年 9 月至 2025 年 4 月期间,朝鲜通过海运和铁路向俄罗斯输送了超过 600 万发 152 毫米榴弹炮炮弹、122 毫米火箭弹等弹药。
朝鲜在联合国多次与俄罗斯协调立场,例如 2022 年 3 月投票反对谴责俄罗斯的决议,并承认乌东四地 “独立”。
作为回报,俄罗斯在联合国阻止对朝追加制裁,并通过外交渠道为朝鲜争取国际空间。
但仅仅一个朝鲜的援助是不够的,要知道,乌克兰背后可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支持。
于是,又有一个国家站了出来。。?。
这个国家就是老挝,一个与中国山水相连、关系亲密的邻居。
说起老挝,大家可能第一时间会想到它那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风土人情。
这个位于东南亚的内陆国家,与中国一直保持着 “同志加兄弟” 般的深厚情谊。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看似远离战火的国家,也会在俄乌冲突中挺身而出,为俄罗斯伸出援手呢?
2025 年 7 月初,老挝决定派出 50 名军事工程兵前往俄乌边境的库尔斯克地区。
这些工程兵肩负着重要使命,他们要执行高危排雷任务,把战场上那些隐藏在暗处、随时可能夺走生命的地雷和未爆弹药清除干净。
还要对遭到战火破坏的战场设施进行修复,让它们重新 “焕发活力”,为作战提供必要的支持。
同时,他们还要承担起伤员救护的重任,为受伤的士兵们提供及时的救治和关怀。
虽然这 50 名工程兵在庞大的俄乌战场中,可能看起来只是一小股力量,但他们的到来,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从表面上看,这次行动打着 “人道主义合作” 的旗号,但实际上,这可是对俄罗斯实实在在的军事后勤支援。
可能有人会问,老挝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出兵援助俄罗斯呢?其实,这里面有着多方面的考量。
从时机选择上来看,2025 年 6 月以来,俄罗斯在乌东地区发动了大规模攻势,就像一只凶猛的狮子,朝着猎物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俄军急需大量后勤力量来保障前线作战。
而库尔斯克地区由于长期遭受战火洗礼,遗留了大量未爆弹药,尤其是集束炸弹,这些炸弹就像一颗颗隐藏在地下的 “定时炸弹”,严重阻碍了俄军的推进步伐。
可以说,此时的俄军就像一个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战士,却被后勤问题这根 “绳子” 绊住了脚。
而老挝此时出兵,就像是及时雨,正好帮助俄军解决了这一燃眉之急,让他们能够更加顺畅地投入战斗。
再看看国际博弈的大环境。
西方对乌军援疲软,就像一个逐渐没了力气的运动员,在这场支持乌克兰的 “比赛” 中有些力不从心了。
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 “中立阵营” 却在不断扩大,像南非、伊朗等 35 个国家,都开始倾向于俄罗斯一方。
在这样的背景下,老挝出兵就像是在合适的时间点下了一步好棋,以一种低风险的方式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既向俄罗斯展示了自己的支持,又不会过于激怒西方阵营,可谓是一举两得。
除了时机的因素,老挝出兵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动因。
在军事依赖与经济交换方面,老挝军队80% 的装备都源自俄罗斯。
从士兵手中的轻武器,到保卫国家领空的防空系统,无一不是俄罗斯制造。
近年来,俄罗斯更是慷慨解囊,援助老挝 T-72B3 坦克、“道尔 - M2” 防空系统等先进武器,这些武器的价值占老挝年军费的 15%。
可以说,俄罗斯的军事援助对老挝军队的现代化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老挝,经济相对薄弱,2022 年 GDP 仅 153 亿美元。在?。
这样的情况下,老挝选择以 “人力换资源”,派出军事工程兵前往俄乌战场,以此来换取俄罗斯的能源供应、粮食援助及技术培训。
比如,俄罗斯可以为老挝提供先进的排雷机器人操作技术培训,让老挝在排雷领域的技术水平更上一层楼。
这种合作模式,就像一场双赢的交易,让双方都能从中受益。
2024 年俄老签署的《军事合作协议》为这次出兵提供了法理依据。
通过与俄罗斯紧密绑定,老挝希望能够借助俄罗斯这把 “大国保护伞”,提升自身在东南亚地区的安全话语权。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安全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
老挝通过这种方式,让自己在地区安全事务中有了更多的发言权。
同时,老挝巧妙地将这次行动定性为 “人道合作”,成功规避了西方制裁风险,可谓是 “一箭双雕”。
还有一点不能忽视,那就是老挝在越战时期遭受了美军的狂轰滥炸,美军在老挝境内投下了大量炸弹,据统计,约有 8000 万枚未爆弹药遗留在老挝的土地上。
这就像一场可怕的噩梦,一直笼罩着老挝人民。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老挝一直在努力清除这些遗留弹药,也因此积累了丰富的排雷经验,成为全球排雷技术最成熟的国家之一。
这次出兵俄乌战场,对老挝来说,是一个将自己的排雷技术 “实战化” 的绝佳机遇。
在这里,老挝可以验证自己研发的无人机勘测、机器人排爆等先进技术,看看它们在真实的战场上是否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老挝自身的技术水平,还能让世界看到老挝在排雷领域的实力。
那么,老挝的加入,能给俄乌战争带来怎样的转机呢?
在战术层面上,老挝工兵的到来,就像给俄军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他们接管高危排雷任务后,俄军原本负责排雷的工程部队就可以被释放出来,投入到顿巴斯等主战线。
这样一来,俄军的推进效率有望得到显著提升,在战场上能够更加迅速地展开行动,给乌军带来更大的压力。
而且,老挝工兵与朝鲜工兵还能形成协同作战。
朝鲜此前派出 6000 人负责排雷与重建,他们在战场上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老挝工兵的加入,就像为这个团队增添了新的活力和智慧,双方可以互相学习、互相配合,填补库尔斯克 “后勤咽喉” 的防御缝隙,让整个后勤保障工作更加稳固。
从战略层面来看,老挝的行动具有更大的意义。
作为首个军事援俄的东南亚国家,老挝的这一行动可能会引发 “破窗效应”。
就像当一扇窗户被打破后,如果不及时修复,其他窗户也可能会相继被打破。
老挝的举动可能会让更多国家看到,支持俄罗斯并非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从而鼓励其他国家也效仿。
事实上,古巴已经派出医疗队前往俄罗斯,委内瑞拉也派遣了无人机工程师,他们就像受到老挝鼓舞的追随者,纷纷以自己的方式支持俄罗斯。
老挝的行动还开辟了一条非西方援俄通道。
以 “人道合作” 规避制裁的模式若成功,将为俄罗斯争取更多发展中国家支持提供样板。
想象一下,如果非洲、拉美国家看到老挝通过这种方式与俄罗斯合作,既能表达自己的立场,又能避免西方制裁,他们很可能会纷纷效仿。
这样一来,俄罗斯就能够打破西方的制裁封锁,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从国际阵营重组的角度来看,经济学人智库报告显示,俄支持国从 29 个增至 35 个,涵盖全球 33% 人口。
老挝的加入,无疑是给这股支持俄罗斯的力量又添了一把柴,进一步凸显了 “全球南方” 与西方阵营的脱钩趋势。
老挝的行动让乌克兰在道义优势上逐渐削弱,因为越来越多的国家看到,俄罗斯并非像西方所描述的那样孤立无援。
如今的俄乌战争,已经不再仅仅是一场地区冲突,它正逐渐演变为一场阵营重组的多极博弈。
而老挝的这一步棋,虽然看似不起眼,但却可能成为这场博弈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未来的局势将如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