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对乌军导弹旅指挥官启动国际通缉 涉伊尔-76坠毁事件及列车停运闷热难耐 乘客砸
俄罗斯联邦侦查委员会于7月5日发布声明,称一年前载有乌克兰战俘的俄伊尔-76运输机坠毁事件中,下达击毁指令的是乌军导弹旅指挥官尼古拉·贾曼。该运输机被“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击落,经与俄总参谋部确认,该系统属于乌军第138防空导弹旅。实施打击的军事人员是根据该旅指挥官尼古拉·贾曼及乌军上级指挥部的命令行动。
目前,俄侦委会已启动对尼古拉·贾曼的国际通缉,其他共犯的身份仍在核查中。2024年1月24日,一架俄空天军伊尔-76运输机在俄乌接壤的别尔哥罗德地区坠毁,机上74人全部遇难,其中包括65名乌克兰战俘。
K1373次列车在金华市境内发生脱线事故,车厢内温度升高,有乘客因无法忍受高温而砸窗透气。7月5日,官方对此事进行了通报,事件持续引发关注。
一名被困乘客表示,车厢内温度超过35℃,有人中暑被乘务员架走。另一名乘客回应称,在又闷又热的车厢里待了三个小时还没到破窗的程度,让人感到无奈。
广铁长沙客运段通报称,7月2日20时28分许,金温地方铁路公司的一列货物列车在东孝站停车不及,侵入下行正线次客车机车脱线。经紧急处置,换挂机车后列车于23时27分恢复运行。
东孝站是一个四等小站,不办理客运和货运业务,事发时仅有三名行车工作人员当班。事发后,列车工作人员将各车厢能开窗通气的气窗全部打开,并向旅客发放矿泉水。21时20分,车内温度约为31℃,一名50多岁的女性旅客反映头晕,被安排在乘务间休息。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金华车务段紧急协调送来八宝粥和矿泉水,并安排救护车在东孝站做好应急准备。列车工作人员认为,虽然车内闷热但未达到马上开启车门和破窗应急预案的紧急程度。
22时04分许,一名男性旅客擅自取下消防安全锤试图砸车窗,劝阻未果后,一块车窗玻璃被砸破。为防止旅客跳窗发生意外,列车工作人员进行了现场隔离防护。23时11分许,列车空调恢复运行。停靠金华站后,铁路公安对砸窗男子进行了批评教育,车辆工作人员修复了破损车窗。
2024年6月中国高考成绩公布的五天里,网络上一幕幕关于考生命运的故事接连走红庆祝288分的“欢乐一家”,“扁担女孩”的沉默拒绝,以及724分的顶尖学霸各自站上了网友们的话题风口。看似普通的一场高考,却演绎出当下社会对成功、努力和人生选择的三重注解。
一开始,288分的姑娘和家人的热烈庆祝视频在社交平台刷屏。不是因为她分数多高,而是笑声中的那份真诚打动人心。“考得不高,但人本不差。”无数网友为这种坦率点赞,觉得这才是真正懂生活。但很快,舆论变了。她母亲开启直播后,质疑声如潮而来,“是不是炒作?是想圈粉变现吧?”那些关于生活豁达的夸奖,瞬间退下去。视频清空、媒体报道称好评被删除,这场短暂的网络狂欢,留下一地鸡毛。
与此同时,被称为“扁担女孩”的另一位考生,引起了新一轮关注。高考结束,她没什么华服,挑着扁担、背着行李回家,只这一幕就让大众记住了她。有人要送钱,有人劝她开直播,她却一一婉拒。“我不想靠流量过日子,风一过就过去了。”她想要简单踏实地继续读书和生活。这种冷静与自省,在网络时代尤为罕见。媒体褒扬她的独立坚韧,同时也在反思,成名之后的诱惑究竟会把多少年轻人带进流量深渊?
相比之下,河南学霸代易珽用724分的成绩赢得了属于自己的掌声。记者采访,她淡淡回应,比预期好一点。“有些事,就是做完就好了。”没有大喜大悲,只有脚踏实地的努力和淡然的态度。她的故事不需要流量,也无需炒作,分数就是最响亮的回答。
这几组高考故事,拼凑出了当代中国青年面对选择时的不同态度:有人选择以生活本真感动众人,也有人迅速成为流量叙事下的主角,更有人选择悄然隐身,守住内心的宁静。有人据此迅速转身资本化,有人拒绝围观自持自立;有人高调展示“分数担当”,有人只求安稳前路。其实,每个人都在试图回答一个问题:“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现实或互联网,无不考验着我们的坚持与底线。
小编想说:高考只是每个人生命中一个节点,真正决定我们将走向何方的,是面对选择时的心态与魄力。无论身处哪种困境、拥有怎样的资源,愿每个拼搏过的你,都能安放好灵魂,不受流量裹挟,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高光时刻。毕竟,这个世界上,分数、流量、掌声终究都会过去,留下来的,是你踢翻风浪后仍能稳步前行的勇气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