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税改提升黄金ETF吸引力吗 新政下的投资策略
黄金税改提升黄金ETF吸引力吗 新政下的投资策略!“买金条突然要多交5万税?”11月1日财政部的一纸公告让黄金投资者感到震惊。这项新政延续了交易所免税政策,同时强化了非交易所渠道的税负,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财富密码?普通人的金镯子和投资金条,究竟谁被“误伤”?
新政的核心差异在于交易场所。通过上海黄金/期货交易所买卖标准黄金(如AU99.99金条),卖出方继续享受增值税全免优惠至2027年;而银行柜台、金店等非交易所渠道则需承担13%的增值税热点话题,并转嫁给消费者。实物交割环节的税务分水岭更值得关注:投资性黄金(如未加工金条)适用即征即退政策,企业采购用于首饰加工等非投资用途则可按6%抵扣进项税。这种“用途决定税负”的设计直接影响了黄金的流通成本。
假设购买1公斤AU99.99金条,交易所渠道因免税,按当前金价约节省5.2万元成本;金店渠道含13%增值税后,总价高出近14%。某首饰企业若通过交易所采购原料,凭6%进项抵扣可降低生产成本约3.6万元/公斤。但需警惕的是,投资性黄金再销售时只能开普票,这意味着短期炒金者的税负成本可能不降反增。
对于大额投资者来说,立即开通交易所账户是最优解,1公斤以上交易可省数万元税负,但需注意50克起购门槛。小额散户可以考虑黄金ETF等间接投资工具,既享受交易所免税红利,又避免实物保管风险。金饰消费者不必恐慌性购买,因为新政未改变5%消费税加13%增值税的原有结构,但需关注原料价波动传导。黄金税改提升黄金ETF吸引力吗 新政下的投资策略 黄金税改提升黄金ETF吸引力吗 新政下的投资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