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抢到断货的千元羽绒服是谁在买 高价热销背后的心理需求
被抢到断货的千元羽绒服是谁在买 高价热销背后的心理需求!国庆长假前还在穿短袖计划旅游,假期后回家第一件事却是翻找秋裤。面对社交媒体上“今年的秋天格外短”和“今年大概率是个冷冬”的声音,网友们虽然表面上保持淡定,但还是纷纷在手机上搜索羽绒服等御寒装备。
随着气温逐渐降低,高价羽绒服迎来了热销潮。据报道,10月9日至10月15日,京东上的男女中长款羽绒服成交额同比增长180%,运动羽绒服成交额同比增长4倍,户外羽绒服、运动棉服则同比增长超3倍。淘宝上售价2378元的北面羽绒服和售价上万元的始祖鸟羽绒夹克销量分别超过9000件和200件。天猫部分运动户外品牌也在开卖半小时内成交额破亿。
社交平台上,消费者对凯乐石、始祖鸟、迪桑特、北面等知名品牌旗下的千元羽绒服讨论热烈。这些品牌的羽绒服不仅保暖性能好,还蕴含设计感和品牌文化,为消费者提供情绪价值。例如,迪桑特在抖音上的单线亿次,粉丝群体中衍生了“人生大路为何从不犯错,只因我穿的是迪桑特”等梗文化,进一步增强了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情感连接。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选择这些品牌时的购物心理也发生了变化。一件高价羽绒服不仅是御寒保障,更是表达自我、彰显个性的方式。这些大牌羽绒服在社交效应的加持下,从功能性单品演变成了某种生活方式的象征。被抢到断货的千元羽绒服是谁在买 高价热销背后的心理需求 被抢到断货的千元羽绒服是谁在买 高价热销背后的心理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