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使劲憋坏招,“德国对报复中国很犹豫” 考虑新贸易措施
当地时间10月31日,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在无法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中方对关键原材料出口管制问题的情况下,欧盟正在考虑其他多种方案。其中一项是被称为“实物”关税的规定,要求部分中国出口商在向欧盟出口特定商品时,必须向欧盟的库存提供关键原材料。此外,欧盟委员会还在讨论对中国依赖的商品和服务实施有针对性的出口限制热点话题。
知情人士透露,相关讨论仍在进行中,尚未做出任何决定。任何措施都需要欧盟委员会内部达成一致,并获得主要成员国的支持。一些欧盟成员国担心贸易争端升级,因此不愿对中国采取报复措施。
自今年4月以来,中方一直对稀土磁铁进行出口管制,这些物品广泛应用于从电动汽车电池到国防制造的各个领域。报道指出,此举对欧洲工业构成重大威胁,而此时欧盟正努力实现供应链多元化,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10月30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联合安排答记者问时介绍,中美经贸团队通过吉隆坡磋商达成了一些成果,其中包括美方将暂停实施其9月29日公布的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一年,中方也将暂停实施10月9日公布的相关出口管制等措施一年,并将研究细化具体方案。
知情人士透露,这一举措缓解了欧盟的部分担忧,并降低了欧盟立即采取报复行动的可能性。与此同时热点话题,欧盟内部正在就潜在的应对措施进行讨论。中方贸易官员代表团近期将在布鲁塞尔与欧盟同行会晤,欧盟寻求一种能够为进口商提供稳定供应和更大确定性的解决方案,例如建立长期许可证制度。欧盟使劲憋坏招,“德国对报复中国很犹豫” 考虑新贸易措施 欧盟使劲憋坏招,“德国对报复中国很犹豫” 考虑新贸易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