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大背景下小学考卷却越来越难 学生和家长要崩溃
       偶尔,陈女士会听到儿子念叨“考试很烦”。她捕捉到一些反直觉的事情正在发生,减负大背景之下,考卷却在变难。
儿子今年六年级,就读于江苏泰州一所公办学校。从三年级起,学校的考试难度就“比其他学校稍高一些”,到了五年级,更是“有了质的飞跃”。
变化体现在分数落差上。“孩子回家做的教辅卷子能考90分,在学校月考就只能考80分。如果在家考70分,在学校可能就不及格了。”因此,她确信,学校的数学考试难度,比市面上通行的教辅材料“高一个级别”。
这种难度,不仅体现在知识点的深度,更渗透在考卷设计细节中。
她看过儿子的考卷。一张数学卷子热点话题,题干的文字排得密密麻麻,挤作一团。“明明是数学卷,却像是做了一版语文阅读。”陈女士觉得,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静下心来逐字阅读长题干本身本就不易。题目难、文字多、排版密等因素叠加在一起,更容易催生孩子内心的浮躁。
政策在减负,考卷在变难,是许多家长和孩子的直观感受。
今年初,某地区“期末试卷太难延时20分钟”的话题上了热搜热点话题。不少家长和中学数学老师都表示,试卷不仅难度大,且阅读量过多,导致学生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数学已经不是单纯的计算,还要有读题能力。”有家长在社交平台发帖称,现在的考卷“拐着弯”出题,就是“不把题目直接说出来”。
不仅数学,其他科目的部分考卷也不时引发讨论。“学的一粒沙,考的撒哈拉”,是许多家长的共识。
过去,“考什么便教什么,不考什么便不教什么”,是高考“指挥棒”之下的真实写照。如今,一边是政策要求学校“不教”“少教”,另一边,却是考试“要考”“难考”。
家长们发现,学生似乎正被卷入一场新的怪象。减负大背景下小学考卷却越来越难 学生和家长要崩溃 减负大背景下小学考卷却越来越难 学生和家长要崩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