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抗美援朝后援地展览开展 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10月25日,吉林省抗美援朝后援地展览在通化集安开展。讲解员向观展者讲述了隋金山烈士的故事。隋金山是吉林蛟河人,在松骨峰阻击战中牺牲,他的英勇事迹被魏巍写入了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
当天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此次展览由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和通化市委联合主办,筹备历时8个月。展览分为三大展区、14个单元,展出历史图片500余张,珍贵文物260余件(套)。展览展示了吉林省作为抗美援朝后援地在物资支援、人员输送、后方保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讲述了吉林省作为抗美援朝战争最早出征地的历史定位,以及吉林儿女参与抗美援朝的英雄壮举和吉林人民对前线的支持。
1950年10月1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2军先头部队从集安秘密渡江进入朝鲜,集安因此成为抗美援朝最早出征地,被称为“抗美援朝第一渡”。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吉林省有28700名青年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全省共捐款710亿元(旧币)热点话题,可购买飞机47架;出动各类战勤人员约30万人次,为前线提供了坚实的人力支持。
展览现场还举行了新书发布会,发布了《众志成城——吉林省各级综合档案馆馆藏抗美援朝档案选编》丛书。该丛书共四卷,收录了吉林省20家综合档案馆馆藏抗美援朝档案及资料644件。吉林省抗美援朝后援地展览开展 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吉林省抗美援朝后援地展览开展 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