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索员工过节费 广州农商行承压几何 合规与盈利双重挑战
近日,广州农商行要求员工退回2022年以来发放的过节费,人均总额约1.4万元。这一举措引起了员工和外界的关注。银行没有下发正式书面文件,而是通过各分支行行长逐级口头传达退款计划。退款分阶段执行,首期缴纳2500元,剩余部分从后续工资中直接扣除。
有员工认为,退费的原因可能在于这些以现金形式发放的过节费不符合广东省总工会的相关规定。根据2025年初最新印发的《广东省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实施细则》,节日慰问品年度总额不得超过人均3000元,且明确禁止发放现金和购物卡。广州农商行回应称,此举是为了进一步规范津贴福利发放,并表示绝大部分员工理解和支持。
如果单独看待退费事件,可以简单归结为合规需求。但结合广州农商行近期披露的业绩情况,这一举动引发更多联想。该行8月28日发布的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营业收入80.37亿元,同比增长9.41%,业务规模仍在扩张;然而净利润仅为15.1亿元,同比下滑11.21%。利润下降通常源于息差收窄、资产减值计提增加或运营成本上升等因素。
几乎与中期业绩同时,广州农商行宣布董事会已批准一项潜在非常重大出售事项,拟通过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一批债权资产,初步最低代价高达约122亿元。大规模资产出售通常为了快速回笼资金、优化资产负债表、降低风险权重或为未来发展储备资源。一边是净利润下滑和百亿级资产“甩卖”,另一边却向员工追索人均万余元的福利款,这表明银行正面临显著的现金流与利润压力。
广州农村商业银行前身是始建于1951年的广州市农村信用合作社,经过多次改制后于2009年12月11日正式开业。作为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专注服务“三农”与城乡经济发展的金融机构,广州农商行浓缩了众多区域性银行的典型特征。它们承担着服务地方实体经济、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重任,这本身就是一项高成本、具有一定风险的业务。在经济周期波动时,资产质量更容易承压,这或许能从其贷款及垫款余额较年初下降0.4%中窥见一丝审慎收缩的迹象。
另一方面,这些银行必须在激烈的行业竞争和严苛的监管环境下保持盈利能力和稳健经营。当整体业绩承压时,任何动态都会被置于放大镜下审视。真正的考验在于风波之后。广州农商行需要证明此次整改是迈向更规范、更透明治理结构的新起点。提升主营业务能力、优化风控水平、加强科技创新来实现高质量的“开源”,而非仅仅依赖“节流”和出售资产,才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追索员工过节费 广州农商行承压几何 合规与盈利双重挑战 追索员工过节费 广州农商行承压几何 合规与盈利双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