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应对台风桦加沙 应急部门加强防范
9月24日上午,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介绍了“十四五”时期应急管理改革发展成就。他提到,第18号台风“桦加沙”即将在广东沿海地区登陆,应急管理部门将组织有关地区和部门全力做好防范应对工作。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灾害趋多趋强,我国北方地区极端暴雨天气越来越频繁。例如,2021年7月郑州出现最大小时降雨量201.9毫米,突破我国大陆小时降雨量历史极值;2023年汛期,海河流域8条河流发生有实测记录以来的最大洪水;今年的“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北京、河北极端降雨一度持续了83个小时热点话题,甘肃兰州榆中县15个小时降雨量达到220.2毫米,超过当地常年降雨量的一半。为有效应对这些极端灾害,应急管理部采取了多项措施。
提高防治能力方面,应急管理部完成了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建立了国家自然灾害风险数据库和区划图,服务灾害精准防治。开展基础设施涉灾风险隐患排查、森林草原火灾重大隐患排查等专项行动,完善自然灾害设防标准。许多抗震加固、避灾搬迁项目建成使用,带动了全社会综合减灾能力提升。比如,2016年和2022年青海门源先后发生了6.4级和6.9级两次地震,经过抗震加固工程建设,倒塌房屋数量显著减少。
强化预警“叫应”方面,通过优化升级监测站点,拓展铁塔大数据等监测手段,提升预警能力,为应急准备争取更多时间。同时,强化预警响应联动,各地转移避险速度更快、范围更精准、组织更严密。去年,为了应对有气象记录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秋台风“摩羯”,海南、广东、广西多地启动了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五停”措施,海上15万艘渔船回港避风、陆上128万人转移避险,海南还专门安排临产孕妇提前入院,全力把损失降到最低。施工工地往往人员密集,尤其是野外工地,灾害风险高,应急管理部出台了九项硬措施,其中一项就是必须要到点到人实施预警“叫应”,确保做到“上游吹哨、下游快撤”。全力应对台风桦加沙 应急部门加强防范 全力应对台风桦加沙 应急部门加强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