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北京发布洪涝灾害消毒杀虫指引 科学防制病媒生物
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北京发布洪涝灾害消毒杀虫指引 科学防制病媒生物!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北京市洪涝灾害预防性消毒和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指引》。该指引强调,居民安置点和受到洪水侵袭的居民家庭等室内环境是卫生消毒的重点区域。集中安置点应安装纱门纱窗,并使用蚊帐。
洪涝灾害后,居住环境普遍受到污染,大量积水、淤泥、粪便、垃圾及动物尸体滞留,易导致病媒生物如蚊、蝇、鼠类孳生,增加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以及自然疫源性疾病的传播风险。为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目标,制定了便捷快速的消毒杀虫指引,便于群众和基层快速上手使用。
消杀工作需加强重点区域消毒,特别是居民安置点和受洪水侵袭的家庭。对受淹厕所、牲畜养殖场所也应进行全面消毒。外环境一般以清污为主,不对无消毒指征的灾区外环境、交通道路、交通工具等进行喷洒消毒。及时清理日常生活垃圾、粪便和动物尸体,做好无害化处理。病媒生物防制要做好密度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及时控制,发现蚤类活动时再进行相应控制。病媒生物监测密度较高时,应采取化学防制手段迅速降低密度,预防媒介生物传染病的发生,同时遵循科学合理用药和安全环保施药的原则。
地面、墙壁及物体表面先清洁去除污泥,冲洗干净,配制500mg/L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15分钟以上,不耐腐蚀性的表面消毒后用清水擦拭去除残留。室内空气应保持流通,以自然通风为主,通风不良的场所可辅助机械通风。餐(饮)具、衣服被褥等织物去污后冲洗干净,全部浸没于水中加热至煮沸,煮沸消毒15分钟;也可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15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垃圾点一般生活垃圾无需消毒,日产日清;对垃圾点清理后环境、垃圾桶手接触区可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公厕简易旱厕定时泼洒20%漂白粉乳液以除臭并消毒;水冲厕所门把手、水龙头等手经常接触表面,使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动物尸体应尽快深埋或火化;已发臭的动物尸体,可用5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尸体及周围环境,去除臭味并消毒;运送的交通工具、尸体清理后的场所,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参与灾后清污、消毒等工作后均应进行手消毒,可选用有效的手消毒剂搓擦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