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撤退!12万人收到警告,仅剩60天!3000亿保险巨头开始倒计时(不到24小
12万人眼巴巴地等了两个月,还是没等到年报,只等来了证监会的严重警告:上市公司天茂集团自7月8日起开始60天退市倒计时,奉劝12万股民全体撤退!
近日,天茂集团因未能在限期时间内披露2024年报,被证监会实施了退市风险警示,而这个警示不同寻常的地方在于限期很短,只有60天的时间,如果天茂集团在9月6日之前仍交不出年报,就将被终止上市。
其实,天茂集团已经错过一次60天的机会了。
每年的4月30日是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最后期限,而天茂集团此前就因未能如期披露年报,已经申请了一次延期。
按照A股的规矩,年报不能按期披露的上市公司允许延期两个月,但这两个月内交不出年报就会被*ST,天茂集团正是没能充分利用好这两个月的延期,以致于走到退市边缘。
也许有人会说,年报还不容易,不就是财务一支笔的事儿嘛,何至于如此。
当然,公司财务编个年报确实不难,但难的是获得会计师事务的盖章和签字,在如今的强力监管下,会计师事务所是一点水都不敢放了。
众所周知,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结论包括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否定意见,简单点讲,无保留意见就是毫无问题,保留意见就是有小点问题,无法表示意见就是怀疑有大问题,否定意见就是确定有大问题。
理论上来说,只要不是否定意见,年报都可以算是披露了,虽然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同样会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但整改期限长达一年,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想办法。
而天茂集团现在是连无法表示意见的年报都交不出来,可见,天茂集团的账目有可能是真出现大问题了。
天茂集团全名天茂实业集团,不过,与A股那些名不副实的上市公司一样,天茂实业现在根本就没有实业,而是卖保险的。
或者说,叫它国华人寿更准确,天茂集团目前的所有营收都来自于其旗下的控股子公司国华人寿。
当然,天茂集团曾经是有实业的。
天茂集团的前身是上市于1996年的湖北中天股份,当时主营聚丙烯和医药原料药,2004年被上海富豪刘益谦收购更名为天茂集团后,仍就保持了“化工+医药”的双主营业务。
不过,刘益谦并不安心于搞实业,他是玩资本出身的,相比什么化工、医药,他更喜欢银行、保险、证券,他的投资也主要围绕金融展开。
于是2016年,刘益谦通过发布定增股份的形式收购了国华人寿51%的股权,2018年又全面出售了医药、化工资产,由此把天茂集团变成了一家保险公司。
其实,原本刘益谦的打算是想把国华人寿整体吸收合并上市的,但因为监管、市场等各种因素的制约,终究没能达成愿望。
不过,一半的国华人寿股权已经足以让天茂集团实现华丽转身了,总资产从20多亿飙涨到近3000亿,营收规模由原来的不足10亿一下子聚变到500亿,利润也由亏损变成了盈利10几亿。
只可惜,这样的美好没能一直持续,从2020年开始,天茂集团的利润就开始大幅缩水,2023年就陷入了亏损,然后,2024年的年报就交不出来了。
2016年到2024年也就8年时间,如此快速的崩塌,当然不排除保险行业的客观原因,毕竟,近几年崩盘的保险公司也有好几家,比如华夏人寿、天安财险、安邦人寿等,都破产了。
不过,更主要的原因可能还是出在天茂集团自己身上。
一个公司的年报无法获得会计师认可,只有一个直接原因,那就是账面财务数据的证据不足或者不合理。
有媒体对比了天茂集团2021-2023年三年的营收规模,控制的精准度让人惊叹,2021年495。8亿,2022年496。2亿,2023年497亿,三年营收几乎一样,堪比复制、粘贴。
一个卖保险的公司,营收是由一个一个的业务员凑起来的,较大的波动才是常态,这种复制、粘贴本身就让人生疑。
而通过网上查询发现,天茂集团在一线业务开展过程中就有不少弄虚作假的情形。
2024年4月,湖北分公司因编制虚假资料被金融监管总局罚款15万。
2025年4月,常州支公司编制虚假财务资料被罚款15万,辽阳支公司因财务数据不真实被罚款11万。
2025年6月,运城支公司因编制虚假资料被罚款16万。
财务数据当然不只是营收,还有现金和资产,有媒体怀疑天茂集团资金被控股股东占用,导致有些款项的去处成谜,从而交不出年报。
媒体的怀疑不无道理,刘益谦有一个很大的爱好是收藏,还在上海开了一个展馆,里面的藏品价值不菲,刘益谦此前还花了100亿投资长江证券,这些钱从哪里来,恐怕不只是股权质押融资就能解决的。
天茂集团的保险业务主要是趸交型理财,就是一次性把投保人的钱收了,然后拿出去做风险型投资,从而赚取中间的利差。
具体做什么投资,公司肯定有成熟的套路,但作为控股股东,肯定是能影响投资方向的,监管检查就曾发现天茂集团将险资被用于房地产、艺术品投资。
艺术品的投资收益不得而知,但就这几年房地产的行情,房地产投资肯定是凶多吉少,如果亏猛了,窟窿一时补不上,年报自然也就不好出了。
当然,这些都只是猜测,一切还得以证监会的调查结果为准,早在5月份,天茂集团已经被立案调查,相信在退市期限到达之前,一切都会水落石出。
而对于12万股民来说,这剩下的60天就是做出选择的最后机会,是撤退还是留守,是天堂还是地狱,都在一念之间。
前言
当一个国家开始“吃穷人、养富人”的时候,它离崩盘也就不远了,如今美国真的走到了这一步!
7月4日,特朗普刚闯过“大而美法案生效”这个大关,曾助他重登总统之位的“革命兄弟”马斯克,也兑现自己的诺言建立第三党——美国党。
而这也标志着本就陷入波折的特朗普与马斯克的关系,彻底陷入了决裂。
对于特朗普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噩耗,毕竟如今自己的支持率屡创新低,而那些不满他的民众也很可能成为马斯克建立新党的拥护者。
更令特朗普雪上加霜的是,他的前任拜登也出来发声,扬言欧洲领导人都来询问他的意见,希望他重新“出山”。
大而美法案
7月3日,美国众议院以218!214的票数正式通过了一项被称为“Big Beautiful”(大而美)的新法案。
但在美国民众看来,这个法案被称为“2B”法案才更为贴切,因为它的核心只有四个字“劫贫济富”,一边给富人送钱、一边割穷人的肉。
首先,该法案为富人阶层和企业提供了多项税收减免。
在个税方面,法案将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永久锁定在37%,远低于历史上美国对富人征收的税率水平。
在遗产税方面,法案将遗产税免税额从1300万美元提高到单身1500万美元、已婚3000万美元,大幅降低财富传承成本。
此外,法案还对企业税率进行了大幅下调,将企业所得税从35%永久性降至21%,仅微软一家公司年均避税就可达24至48亿美元。
你以为这是“优化税制”吗,其实这就是在用财政的钱给权贵们发“红包”,明码标价的感谢“金主爸爸”。
其次,与对富人与企业的税收优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法案对社会福利进行大规模的缩减。
在医疗补助方面,该法案削减接近1万亿美元的医疗补贴,同时提高领取门槛,要求受益人每月至少工作80小时才有资格获得补助。
在美国生个病都能将人整破产,更何况如今没有医保的穷人。
在食品援助方面,该法案将领取食品援助的年龄门槛从54岁提高到64岁,削减食品援助预算2600多亿美元。
这也意味着在美国64岁要想不被饿死,即使退休了也要找活干。
虽然该法案专搞“劫贫济富”但也有个别富人强烈反对,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特朗普曾经的“好兄弟”马斯克。
马斯克建立新党
马斯克反对《大而美》法案的表面说法是,这个法案将会大大增加美国债务,让自己前期削减预算的行为像个笑话。
但事实上,激怒马斯克的是法案中取消电动汽车税收抵免的政策。
特斯拉本就靠着税收抵免来维持市场,在今年业绩大幅下滑的情况下,这一政策再被取消,这对特斯拉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然而马斯克的反对却无法阻挡“大而美”法案通过的进程,最终经过参众议院的拉扯法案经特朗普签字正式生效。
而在签字时,众议长还主动将议事槌递到特朗普手上,这一幕让很多美国人觉得“可悲”和“宪法已死”。
马斯克作为特朗普参选总统时最大的金主和盟友,他很清楚如今两人已经彻底撕破了脸,而限制新能源也仅仅只是开始,在今后特朗普将会有一万种“合法”的方式来整死自己。
为了活命,马斯克深知只有独立掌握权力,利用政治游戏规则来解救自己,于是美国第三政党美国党也随之诞生。
对于这个第三党,马斯克的设定是区别于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新党派,给予美国人民第三种选择,毕竟现如今美国只有两个党派,选民不选共和党,就只能选民主党。
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马斯克发起了一个投票,想要建立第三党,最终的结果是在投票的人中超过百分之六十的人同意。
当然,这只是一个挑起矛盾的手段,并不意味着全美百分之六十的人都赞成他建党,而对于马斯克来说,建立第三党也将遭遇重重阻力。
史上,民主党和共和党会联合压制第三党发展,通过修改选举规则、媒体边缘化等手段维持双头垄断。
有选举专家指出,一旦出现第三党苗头,“肯定会遭到联合绞杀”。
并且,军工复合体、传统能源集团等既得利益者早与两党形成稳固同盟,马斯克推动的科技导向政策可能威胁这些集团利益,从而引发强烈反弹。
因此,如果真的想要建立起足以撼动共和党、民主党的新党派,马斯克要面临的困难可不小。
83岁拜登“出山”
除了马斯克外,前总统拜登也加入了反对的行列。
据美国《国会山报》报道,美国时间7月3日,美国前总统拜登出席圣地亚哥一场活动时透露,多位欧洲领导人经常给他打电话,希望他重返政坛并提供建议。
拜登表示接到了多个欧洲领导人的电话,他们对特朗普的政策非常不满,希望拜登出面“主持公道”。
分析指出,这些欧洲国家主要担忧法案中涉及的国际关系条款和贸易政策变化。
作为前任民主党总统,拜登对法案废除其任内多项政策(如新能源补贴、医疗改革等)感到强烈不满,认为这是对其政治遗产的系统性否定。
拜登此次出山被视为民主党内部对特朗普政策的集体反击,意在维护民主党基本盘和自身在党内的影响力。
值得注意的是,拜登与马斯克虽然都反对“大而美法案”,但两者在移民政策等问题上存在根本分歧,这种脆弱的";反对同盟";能持续多久尚待观察。
而随着2026年中期选举临近,美国政治可能进入更加动荡的时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