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巨物广告 脉动为何遭差评 占用座位空间引发争议 ,麦琳为模仿道歉 尊重原-电
达能最近将立体的脉动广告搬到了全国各地公交站台,这一举动引发了不同的声音。这个广告的设计是半个巨大的脉动瓶身从扁平的公交站广告牌上凸出来,从远处看非常吸引眼球。然而,在社交平台上的一些评论中,人们指出这种立体瓶身在部分公交站台占据了等车座位的空间,减少了可使用的座位数量,从而引发争议。
7月1日,相关运营方“海南白马广告媒体投资有限公司”对此事件进行了回应,表示该特型广告的设计与投放符合广告法的规定及城市户外广告设置规范的要求。发现问题后已第一时间进行整改,包括调整更换广告内容、调整座椅与灯箱之间的合理间隙等多项优化措施。
在各大品牌营销预算紧缩的情况下,这类重成本投入的立体户外广告已经很少见,因此脉动的这次广告一出现便受到了广泛关注。类似的近期营销案例还包括路易威登在上海南京西路商圈落地的巨大邮轮。
随着商业的发展,现代广告早已与城市空间融为一体,户外立体广告的铺设也越发考验与城市景观及设施功能的融合程度。从人文角度看,居里·德波在《景观社会》中提出,人类社会消费符号的增加成为新的社会表象,现代人有可能受此蒙蔽而忽略生活的本真。由此角度延伸,更加符合现代生活需求的广告应在商业价值之外兼具城市的公共空间功能,例如户外广告应融合艺术与城市氛围、与城市设施共生,甚至作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优化受众的生活体验。
大众舆论对脉动公交站立体瓶和路易威登邮轮的讨论呈现出一定区别。一方面,脉动立体瓶身被吐槽占用了座位;另一方面,路易威登的邮轮则被认为是在原本就是重点商圈的地段,额外提供了一个体验式空间。但即使是后者这样的案例,公众也并非一致支持,关于在人流量巨大、街道又相对狭窄的区域“停靠”一个巨物是否为公共交通造成不便的讨论,在社交平台上也有出现。
近日,麦琳在社交媒体上更新了她的厨房日记系列,分享了一款适合怕胖人士的夏日解暑冰浆制作方法,帮助网友实现冰淇淋自由。然而,在评论区中,有网友质疑她抄袭了博主“阿白的金手指厨房”的内容。
7月1日深夜,麦琳就此事发文道歉,承认视频部分内容确实存在借鉴和模仿。她表示非常抱歉,由于疏忽没有及时发现问题,作为账号拥有者她会承担责任,并与原作者沟通协商补偿事宜。
随后,“阿白的金手指厨房”回应称不需要任何形式的赔偿,并表示自己被恶意揣测收钱炒作感到困扰。该博主强调自己只是个做饭的人,不想蹭流量,希望生活能恢复平静。
此前,麦琳曾晒出一段视频,展示自己从怀孕时的140斤减到96斤的过程,分享了自己的减肥方法。她认为管住嘴是减肥的基础,坚持“16+8”饮食法,即在8小时内吃完两餐。她还推荐用酸汤煮食物代替水煮菜,少吃水果,每天多喝水加速代谢。运动方面,她选择跳简单的舞蹈和饭后散步半小时。麦琳表示美是没有定义的,如果觉得自己的状态很好,就不需要为了迎合大众喜好而勉强改变。
7月2日,电影《长安的荔枝》预售开启。同期曝光的岭南“荔”险记版预告中,“荔枝小队”笑闹集结,挑战转运难题,充满动感。该片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小说,由大鹏编剧并导演,张吃鱼担任剧本顾问,沈雨悦、戴思奥担任编剧,李亚平、张博担任总制片人。主要演员包括大鹏、白客、庄达菲、刘俊谦等,特别出演者有刘德华、杨幂、常远等,友情出演者则有魏翔、王迅、孙阳、林雪、宋小宝、付航,特邀出演的是张若昀。电影将于7月25日上映。
影片讲述了唐代小吏李善德接受任务,千里送荔枝的故事。在预告中,李善德带着“荔枝使”的身份赶到岭南,却遭到当地经略府的拒绝。幸运的是,他手中的通行符牒吸引了一位“天使投资人”。在试验荔枝转运过程中,李善德与富二代商人苏谅、荔枝园头领阿僮及身手敏捷的林邑奴结下深厚友谊,并组成“荔枝小队”,共同面对这项艰巨的任务。导演大鹏表示,“荔枝小队”成员各具特色,他们真诚待人的态度成为李善德的重要支持。返回长安的路上困难重重,预告中还展示了宋天罡(宋小宝饰)的玄学“转运”之法能否帮助“荔枝小队”顺利转运的情节。
《长安的荔枝》不仅展现了荔枝转运之路,还描绘了唐代风物图景。主创团队通过严谨考据和丰富想象,构建了一个独特的唐代“岭南”。导演大鹏认为,“长安”循规蹈矩,而“岭南”则随性自由。美术和造型设计上,两地之间的巨大差异被巧妙呈现,形成了独特的岭南美学体系。广州作为繁华贸易港口城市,在影片中展现出自由、热情与奔放的气息。
预告中,李善德初到广州时,不规则的建筑与珍禽异兽带来强烈视觉冲击。当他来到郊外的荔枝园时,那里宁静如世外桃源,茂密植被与原始生活习俗让人感到返璞归真。此外,造型团队为岭南角色设计了许多细节巧思,如轻薄面料的浅色明亮衣物,以及体现文化交融的胡服装扮等,使整个故事更加真实可信。
2025年上半年,中国外贸面临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有人担忧企业生产经营会遇到重重挑战,但走进东莞外贸一线后发现,许多企业展现出坚定的意志和充足的底气。
这种底气源自产业韧性。经历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上一轮中美经贸摩擦的考验,许多外贸企业抗压能力更强,展现出“越压越强”的特点。无论是转向国内市场还是开拓多元市场,不少企业主动作为、分散风险,在挑战来临时能够保持订单稳定,心中不慌。
东莞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产业链齐全、配套能力强,让企业能产出更具性价比、更有创新力的产品。采访中,多家企业表示,外部环境越复杂,中国产业体系完备的优势就越明显。近年来,不少企业加快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步伐,在技术、品牌、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加速攀升,不断提升竞争力。一位企业家的话让人印象深刻:“打造抢不走的竞争优势,才是不确定性里最大的确定性。”?。
底气还来自政策储备。面对风险挑战,练好基本功、打好提前量、备足工具箱,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手上有招。近年来,东莞加快转型升级,加工贸易占比逐年降低,与2018年相比,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下降4。3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占比提升至62。6%。从以加工贸易成就外贸大市,到以先进制造扛起外贸大旗,高质量发展的韧性更强。
面对外部挑战,东莞率先出台“稳外贸30条”,从办好境内外展会到促进海外仓发展,从强化信保支持到加快成果转化,政策鲜明、举措务实,全力支持企业稳订单、拓市场、保份额。
无论市场如何变化,背靠中国经济这片大海,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完备的供给优势,让许多外贸企业心态更加从容。回望过去的奋斗路,关关难过关关过;立足当下的奋发路,风雨无阻向前进;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时与势在我们一边。坚定信心、顶住压力,练好内功、站稳脚跟,相信没有我们跨不过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