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于4月11日至13日遭遇了历史同期罕见的极端大风,受冷涡后部强北风影响,其中12日10时至22时为风力最强时段。门头沟高山玫瑰园监测到14级阵风(45.2米/秒),相当于复兴号高铁时速的1/3;昌平、通州等平原地区阵风达11级(28.7米/秒)。城区多处碗口粗树木被连根拔起,阻断道路并砸损车辆;延庆、海淀等郊区树木倒伏导致交通瘫痪,抢险队连夜清理超过2.5万棵隐患树木。高层建筑居民反映楼体轻微震颤,部分老旧建筑玻璃脱落;消防部门紧急封闭危险区域,进行巡查。
气象专家分析此次大风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冷空气南下前华北异常升温,形成强气压梯度和温度梯度,驱动地面大风生成。太行山、燕山的“V”型谷地形成“天然风道”,压缩气流导致风速骤增;城市高楼群加剧“风廊效应”,局部风速较周边增强40%。对流层中层的西风急流通过湍流将能量传导至地面,使地表风速额外增强20%-30%。
为应对灾害,北京启动多项紧急措施。京张高铁、京津城际等45趟列车停运;河北、宁夏等地高速公路封闭收费站,分流车辆;轨道交通地面线限速或停运。加油站暂停作业(仅限抢险、医疗车辆);商场免费开放地下停车场供市民避险;生鲜平台备货量增至平日2倍。故宫、国家博物馆、环球影城等临时闭园;副中心马拉松等多项赛事延期;中小学暂停户外活动。市民避免外出,需外出时佩戴护目镜和口罩防沙尘;居家加固阳台重物,避免靠近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