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出伏不一般,10年一遇!天气变化复杂影响大
8月19日正式出伏,标志着长达30天的三伏天结束。今年属于“短三伏”,出伏时间比往年早,较去年热点话题、前年和大前年分别提前了5天、1天和6天。此次出伏十年一遇,天气变化复杂,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影响较大。
出伏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并不会立刻变得凉爽。“秋老虎”通常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带来短期回热天气,气温常常超过35℃,空气湿度大,给人闷热难受的感觉。这种天气一般会持续半个月到两个月。北方地区昼夜温差逐渐拉大,早晚较为凉爽,中午依旧炎热。南方地区除了要应对“秋老虎”,部分地区还可能受到台风影响,天气多变,时而高温暴晒,时而风雨交加。
出伏在处暑前,有句老话说“出伏处暑后,必定是灾年;出伏处暑前,遍地是黄金”。这表明出伏如果在处暑前,当年收成可能会较差,甚至遇到灾荒。因为出伏早于处暑,说明暑热提前结束,农作物生长所需的积温和光照时间缩短,可能导致籽粒不饱满、产量下降。同时,出伏后降雨减少,易引发秋旱,加剧减产风险。
今年是早出伏,三伏天总时长为30天(初伏10天+中伏10天+末伏10天),相较于40天的“长三伏”,出伏时间更早。民间也有按照立秋的时间来算,立秋后的第10天到第15天属于早入伏,之后则是晚入伏。民谚说“早出伏热不休, 晚出伏凉悠悠”,所以今年的出伏会更加炎热。
为了迎接秋冬,可以从饮食调整、生活习惯和情绪调节三个方面做好准备。饮食上,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百合、银耳、雪梨、蜂蜜、芝麻、核桃等,这些食物可以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增加蔬菜水果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胡萝卜、西兰花、苹果、香蕉、葡萄等,以补充人体所需营养物质,增强免疫力。少吃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如辣椒、花椒、油炸食品、冷饮、生鱼片等,这些食物容易刺激胃肠道,加重肠胃负担,还可能导致体内积热,加重秋燥症状。今年出伏不一般,10年一遇!天气变化复杂影响大 今年出伏不一般,10年一遇!天气变化复杂影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