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老人扛80斤特产辗转千里看儿孙 家的味道与执念
鸡蛋碎了,父亲的表情像是刚输掉一场总决赛,手里还拎着八十斤家乡的沉甸甸。高铁站那一幕,谁看了不破防?七十多岁的男人扛着扁担,脚下轻飘飘,眼里却是舍不得那几颗鸡蛋。他心疼的不是鸡蛋,而是家传的那份执拗——“我能为你做的,也就这些。”
每回春节、国庆,火车站里那些拖着大包小包的中老年,哪一位不是“背井离乡的土特产快递员”?评论区炸开锅,网友们集体自曝父母的“扁担技能树”。有人说这叫父爱如山,可我爸这山,越看越像个老顽童,非要把家门口的腊肉、鸡蛋、猪肚扛来珠三角,仿佛这些东西带着土味的魔法,能治好儿媳的产后虚弱,顺便给孙子补补钙。
我妈在电话里劝:“别带太多,累着自己。”结果呢?劝归劝,还是拦不住。我爸的理由简单粗暴:“你们城里啥都有,就是没这味。”这个“味”,是他认定的家,认定的安全感,认定的“我还能帮上忙”。鸡蛋碎了,我爸还是要一颗颗捡起来检查,嘴里嘟囔:“哎呀,最好的全带来了,怎么摔了?”现实比剧本狠多了。父母的逻辑永远都是你先。腿摔了能忍,蛋碎了得心疼热点话题。现在回过头看,父母这些年把“能帮你就帮你”刻进DNA。哪怕科技再进步,情感这玩意儿没法快递。鸡蛋能下单,父母的执念不能。家乡的土鸡、猪肚、腊肉,电商真能包邮到家?但我爸的眼神、手劲、路上的汗,那是物流永远送不到的温度。73岁老人扛80斤特产辗转千里看儿孙 家的味道与执念 73岁老人扛80斤特产辗转千里看儿孙 家的味道与执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