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国际贸易面临四方面挑战 不确定性航道上的考验
当前,农业国际贸易面临多方面的挑战。11月5日,在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韧性与创新:不确定外部环境下的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治礼指出,农业国际贸易是全球粮食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经济循环的关键环节。其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全球经济复苏和民众福祉。
农业国际贸易正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保护主义盛行扰乱了贸易秩序,一些国家滥用关税壁垒和贸易救济措施,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冲击多边贸易体制,导致国际农产品市场和贸易格局重构,破坏了全球农业资源高效配置的基础。地缘冲突频发也阻碍了农业国际贸易顺畅,局部冲突不仅破坏农业基础设施,干扰正常农业生产活动,还对全球粮食、能源、化肥等关键商品供应链造成冲击,导致红海、黑海等农业贸易关键航道不畅,增加了农业生产和贸易成本,系统性风险传导效应不断显现热点话题。
极端天气频发也对农业国际贸易基础造成冲击。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交替发生,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干旱、洪水、热浪、飓风等自然灾害导致很多主产国农作物受损、产量减少、品质下降,全球农产品供给的不确定性增大,供需区域性、结构性矛盾凸显,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和风险性空前加剧。此外,多重市场的投机行为影响了农业国际贸易预期。随着农产品的能源属性、金融属性日益凸显,国际农产品市场与能源市场、货币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联动关系日趋密切。农产品价格受资本、货币和能源等因素的影响更加复杂,资本投机炒作、能源政策调整、货币汇率变化等放大了市场不确定性,导致农业国际贸易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明显下降。
数据显示,我国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稳步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能。粮食产量连续10年保持在6.5亿吨以上,2024年首次迈上7亿吨新台阶,人均占有量达500公斤,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为稳定全球农产品供需、增强农业国际贸易系统韧性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我国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持续降低关税水平,给予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和非洲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3个自贸协定,其中90%以上农产品已为零关税。2024年中国农产品进口2152亿美元、出口1030亿美元,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大进口国、第五大出口国的地位,为优化全球农业资源配置、实现优势互补作出了重要贡献。农业国际贸易面临四方面挑战 不确定性航道上的考验 农业国际贸易面临四方面挑战 不确定性航道上的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