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春秋假有何深意?带娃模式如何破?
春秋假是中小学在春季和秋季增设的短假期,目的是调节学生学习节奏,增加亲子互动。今年秋季学期,各地学校纷纷开始试行中小学“秋假”。早在2004年,浙江杭州就已经开始试点中小学春秋假,多年来,春秋假制度也经历了假期时长、实施范围等多方面的调整。
全省推行中小学春秋假
探索教育新实践
首先,在时间上,春秋假最初设置为一周左右,后经调研和征求意见,2011年起开始缩减为3天左右,并且一般结合“五一”和“十一”假期安排。
在范围上,实施的区域从最初的上城、拱墅、西湖等主城区,逐步扩展至10个区。今年秋季学期,桐庐、建德、淳安也开始推行中小学春秋假制度。
如今,浙江也成为全国首个在全省范围内推行该制度的省份。那么,有了寒暑假,为何还要春秋假?
相关负责人表示,春秋季气候宜人,实施春秋假不仅是为了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休息调整,更多是希望孩子们走出课堂,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春秋假期间家长带娃出门可以避开旅游高峰,亲子陪伴的质量有所“升级”。
学生家长李吉婷:这种分散的假期比较好,刚好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一个错峰旅行的机会。
今年9月,商务部等九部门发布的《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都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为服务消费“添活力”。专家学者认为,春秋假是让中小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内容发生变化的可行方式,具有特殊意义热点话题。
湖州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小教系副主任张宗倩:第一个是假期补充意义,丰富的劳动体验,适合的时间是在秋天。还有一种意义,我们社会的其他力量也可以参与进去,作为志愿的方式,去组织活动让学生体验。
孩子放假家长上班
带娃难题如何破
趁着假期出去走走看看固然是好事,但也有的家庭,面临学生放假、家长不放假的尴尬。那么,春秋假该如何“放”到心坎上,成为学生有收获的成长期呢?
02:05
秋假期间,浙江杭州市部分城区结合实际,以学校划片组团或通过少年宫,对有需求的家庭开展托管服务。
杭州市教育局党委委员总督学孔永国:有的区是每所中小学都有托管,有的区是集中在几个点,也有的把青少年活动中心更多地利用起来。在这个过程中热点话题,我们不仅仅是托管,还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参与进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浙江衢州,今年当地中小学秋假时间是11月19日到23日,包括周末总共5天。衢州市不少社区提前行动,升级“秋假托管”服务,解决双职工家庭秋假期间“带娃难”的后顾之忧。放春秋假有何深意?带娃模式如何破? 放春秋假有何深意?带娃模式如何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