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新冠mRNA疫苗后,肿瘤意外消退!Nature研究证实其效果
       自新冠mRNA疫苗问世以来,关于它的安全和有效性的争议从未停歇……2025年10月,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发布的研究让人倍感惊讶:接种过新冠mRNA疫苗的癌症患者的免疫治疗效果更好,生存期更长,甚至有些原本对免疫疗法效果不佳的患者,反而是获益最明显的。这似乎呼应了之前关于多例新冠mRNA疫苗接种后肿瘤自发消退的病例报道。原本为预防病毒而设计的疫苗,是如何在癌症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这一临床现象究竟是巧合,还是自有玄机?
图源:研究者提供
新冠mRNA疫苗自投入使用以来,始终缠绕着各种争议,比如其长期安全性到底如何?疫情后还有没有必要继续定期接种?另有人坚持疫苗的唯一用途是防病毒,对任何超出这一范畴的研究都值得怀疑。如今,这些争议在《自然》杂志于10月22日发表的一项研究面前,又有了全新的讨论维度。
这项由美国佛罗里达大学 Elias J. Sayour 团队主导的研究发现,原本旨在预防新冠病毒的 mRNA 疫苗,能够作为一种强大的通用免疫调节剂,系统性地唤醒抗肿瘤免疫力,成为晚期癌症免疫治疗的 得力助手 。该疫苗通过激活 I 型干扰素信号,将免疫荒漠转化为战场,在疫苗与免疫治疗联用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和黑色素瘤患者中,生存期得以大大延长。
最意外的是,获益最明显的,恰恰是那些原本被认为免疫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Sayour在采访中解释,要是这种方法能让现有治疗效果提升,哪怕只是小幅提升,对患者都意义重大,尤其如果它能适用于不同癌症、不同患者的话。
对最初设计新冠mRNA疫苗的人来说,这无疑是无心插柳的惊喜。有研究者表示:和正在研发的肿瘤靶向个性化mRNA疫苗比,新冠mRNA疫苗成本低得多。这项研究提示,我们有望设计出更优的非特异性疫苗,调动、重置免疫响应,成为适用于所有癌症患者的通用疫苗。
临床关联确凿:接种疫苗的癌症患者生存期近乎翻倍
在当代癌症治疗的变革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发现,是近十年最令人振奋的突破之一。这项成果意义重大,其基础研究荣获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如今,多款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已成全球医药市场的重磅炸弹,每年创造数百亿美元价值,彻底改变了癌症治疗模式。
ICIs的作用原理是解除免疫细胞T细胞上的刹车——阻断PD-1或PD-L1等检查点,让人体自身免疫系统重新攻击癌细胞,为许多晚期癌症患者带来长期生存希望。但遗憾的是,这份希望并非覆盖所有癌症患者。现实是,不少患者对ICIs反应差,甚至完全无法从中获益。
图 1 两种经典免疫检查点—— CTLA-4 和 PD-1 ——以及它们各自的抑制剂(即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如何帮助 T 细胞重新激活、攻击肿瘤细胞。© The Nobel Committee for Physiology or Medicine.Illustrator: Mattias Karl é n 图源:
疗效不佳的根源,和肿瘤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只有那些有大量T细胞浸润、预先具备抗肿瘤免疫力的热肿瘤,才能对ICIs有积极响应。而冷肿瘤则截然不同,肿瘤组织内T细胞少,还被髓系抑制细胞、调节性T细胞等免疫抑制细胞包围,如同免疫荒漠,对ICIs天生耐药,成了癌症免疫治疗的棘手难题。
图2冷肿瘤与热肿瘤的概念以及通过多种干预手段激活免疫系统,让肿瘤从免疫荒漠变成免疫战场的尝试。图源:参考文献[2]接种新冠mRNA疫苗后,肿瘤意外消退!Nature研究证实其效果 接种新冠mRNA疫苗后,肿瘤意外消退!Nature研究证实其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