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特朗普发文用G2指代中美 是稳定器还是新撬棍?
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高调喊出“G2即将开场”,将中美双边接触描述成“二人转”式的世界叙事,引发全球关注。这场釜山会晤确实释放了一些积极信号,例如软化关税、稀土出口和芬太尼治理等问题都有提及。特朗普自己也夸赞这是“很棒的会面”,并暗示后续会有减税和采购动作,市场随之波动。
俄罗斯对此反应迅速,官媒和各级人士密集发声,反复强调“中俄是真朋友”,还提到“多极秩序”和“大家庭”,显示出对“G2”框架的高度警惕。
实际上,釜山会晤主要是为了“止损”。中方确认将在釜山深入沟通“战略性、长期性问题”,并释放了恢复农产品采购、缓和关税的积极信号。特朗普则更夸张地表示“我们有协议”,声称能打12分(满分10分),试图通过这种表述抢占舆论高地、捞取政治好处。尽管具体成果尚未明确,但外界普遍认为这更像是为之前的麻烦“止血”,而非重建两国结构性互信。
简单来说,生意可以继续做,但现有秩序不会因一次会面而改变。中美依然在“竞争中接触”,核心是找到最低限度的风险管控方式热点话题。“G2”标签本质上是特朗普的话术套路,他反复提及甚至用全大写字母强调,不仅是为了给盟友和对手施压,也是想抬高后续谈判的筹码。然而,中美在技术、产业、金融、安全等核心问题上的矛盾并未解决,“G2”只是个政治营销的噱头,难以成为全球治理的模板。专家谈特朗普发文用G2指代中美 是稳定器还是新撬棍? 专家谈特朗普发文用G2指代中美 是稳定器还是新撬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