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十年再上4000点意味着什么 市场逻辑已变
尽管点位相似,但A股市场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十年间,A股经历了规模上的飞跃。截至2025年10月27日,A股上市公司总数达5448家,较2015年的2827家增长近一倍。总市值从2015年的58.40万亿元扩张至122.23万亿元,增幅超过100%。A股整体估值也更为理性,平均市盈率从2015年的15.81倍降至2025年的14.24倍。
与十年前相比,当前市场的杠杆水平有所降低。2015年的“杠杆市”中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高达4%至5%,而如今这一比例未超过3%。股市核心驱动力转向经济转型升级,半导体、AI等新质生产力成为增长的主要贡献者。资金结构逐渐由散户主导转向机构投资者占比提升,外资持续增配,中长期资金逐步成为市场稳定器。注册制改革和新“国九条”的实施推动了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不断完善,强化了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者保护,沪深300指数市盈率处于历史中低位,支撑力较强。企业盈利逐步修复,叠加政策托底,经济预期改善明显,投资者行为趋于理性,市场韧性增强。
科技板块近年来表现突出,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半导体、创新药等领域均有不错的表现。寒武纪-U股价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第一高价股。这表明即使大盘指数上涨,未能布局科技主线的投资者也可能错失机会。科技股受益于中国经济转型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正经历从概念炒作到业绩验证的关键阶段。优质科技企业在注册制背景下更容易获得资本青睐,未来科技创新将持续涌现,形成可持续的成长动力。
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标志着牛市趋势进一步确立。政策端持续发力,“宽货币+稳财政”的组合明确,央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财政对新基建、高端制造的投入加大,增强了市场信心。由于储蓄回报率偏低,居民会寻找较高回报率的投资机会,资本市场的走强将吸引资金从银行账户转移至股市,推动行情深化。
然而,投资者需关注消费和地产需求端恢复情况、海外市场的波动传导以及板块估值分化风险。对于估值较高的科技板块,不能简单用静态市盈率评判,需结合成长空间和战略意义综合考虑。部分被过度炒作的概念股和可能存在财务问题的“故事股”需警惕。科技板块估值已处于历史较高分位,若技术突破迟缓或业绩不达预期,存在回调压力。投资者应避免追高缺乏基本面支撑的题材股,重视资产配置的均衡性与安全性,坚持长期视角,理性应对市场波动。A股十年再上4000点意味着什么 市场逻辑已变 A股十年再上4000点意味着什么 市场逻辑已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