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智化登机遇障风波背后:如何填平残障群体出行的“高度差” 25厘米落差引发关注
郑智化登机遇障风波背后:如何填平残障群体出行的“高度差” 25厘米落差引发关注!10月25日,歌手郑智化在深圳机场登机时遇到困难。由于登机车与机舱门存在25厘米的高度差,他的轮椅无法直接推入机舱,最终只能“连滚带爬”进入机舱。事后,郑智化为此事道歉,表示自己是“一时气愤的遣词”,希望不要影响服务人员,并强调事件引发的对少数群体利益的关注比个人感受更重要。
这一事件将残障人士出行问题带入公众视野。普通人往往难以注意到这些微小障碍,也难以理解残障人士出行的困境热点话题。据中国残联康复部主任胡向阳在2017年的公开数据,我国残障人士数量约为8500万,占总人口的6.34%。其中,肢体残疾者约有2472万人。尽管这些数据并非实时统计结果,但可以看出残障群体规模不小。然而,在各种公共场合却很难看到残障人士的身影。
残障人士出行本身就不容易。邵磊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指出,身边很少见到残疾人,这说明特定障碍人群能否自主、自由地参与社会生活仍存在问题。长期以来,公共媒体对于残障人士的描绘多围绕公益或励志主题,而较少关注他们的自我能动性和权利受损的困境。
郑智化登机遇障风波背后:如何填平残障群体出行的“高度差” 25厘米落差引发关注 郑智化登机遇障风波背后:如何填平残障群体出行的“高度差” 25厘米落差引发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