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衣上薄下厚更保暖 顺应气血循环
近期气温波动剧烈,有人穿着薄外套停留在秋天的尾声,有人已裹上羽绒服、戴上围巾,提前进入“过冬模式”。河南省中医院肿瘤二病区副主任医师郭军辉建议,在这个季节里,身体有些部位尽量不要受寒,包括头部、颈部、腹部和脚部。穿衣可以采用上薄下厚的方法,即上身可采用分层穿搭法(如内衣+毛衣+防风外套),方便根据温度增减;下半身穿上秋裤、厚裤袜,搭配保暖的鞋袜。
天冷时穿衣为什么要上薄下厚?依据人体血液循环特点,心脏泵血到脚部的路程最远,循环最费力。上半身尤其是胸腔内有心脏、肺等重要器官,新陈代谢旺盛,产热多,相对不怕冷。如果上身穿得过厚,容易出汗,汗液蒸发时会带走大量热量,一旦遇到风吹,反而更容易感冒。如果脚部保暖不足,脚部血管会收缩,血液循环阻力加大,不仅脚会冷,全身都会感到寒冷,也会增加心脏的泵血负担。
从中医理论角度来看,穿衣“上薄下厚”顺应了人体阳气分布和气血运行的规律。上身属阳,阳气足,耐寒;下身属阴,阳气弱,易受寒邪侵袭。脚部是足三阴经的起点,寒邪易从脚部经络上行,伤及肝、脾、肾等脏腑。因此,下身保暖是固护阳气、防止寒邪入侵的关键。“上薄下厚”的穿衣法本质上是在保护我们相对薄弱的下半身,固护阳气,防止寒邪由下而上入侵体内,从而实现真正的保暖。
人体有多个关键部位尤其怕受寒,保暖不当会直接损害健康,要注意头部、颈背部、腹部、脚部等部位的防寒保暖。头部是阳气的汇聚处,最忌受风,头部受寒不仅会耗损阳气,还易引发头痛、感冒。因此降温天,一顶帽子显得非常重要。颈后有大椎穴,是阳气运行的枢纽。颈背部受寒,阳气运行受阻,轻则颈肩酸痛热点话题、头晕,重则引发感冒。同时,颈部血管密集,受凉后血管收缩,影响脑部供血,还可能诱发或加重颈椎病。腹部连接脾胃与脏腑,是元气所在之地。腹部受寒易伤脾阳,导致腹痛、腹泻、消化不良。对女性而言,寒邪直侵胞宫,易引起宫寒、痛经、月经不调等问题热点话题。无论男女老少,秋冬都应避免露腹,尤其是睡眠时更要注意腹部保暖。脚部有涌泉穴等众多重要穴位,脚部寒冷会迅速消耗肾气,导致抵抗力下降,并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使人体更容易被病毒侵袭,引发感冒、气管炎等。穿衣上薄下厚更保暖 顺应气血循环 穿衣上薄下厚更保暖 顺应气血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