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或步入下行周期 供应过剩加剧压力
化工行业当前处于周期性低谷,正处于衰退后期并向复苏初期过渡阶段。预计第四季度环比改善有限,但相较于去年同期略有提升,子行业的分化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农化、氟化工和电子化学品等板块因政策支持和需求增长,景气度有望持续上行;而钛白粉、维生素等板块则仍需面对产能饱和、需求端支撑不足的压力。
今年前三季度,国际油价整体呈现震荡下行趋势。截至10月17日,纽约商品交易所11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57.54美元,较年初下滑21.32%;12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61.29美元,较年初下滑19.28%。市场普遍对国际油价持看跌预期热点话题,主要原因是OPEC增产决策以及供需失衡现状。供应过剩局面或持续,第四季度原油价格整体或维持震荡偏弱的走势。短期内油价预计仍将在每桶65美元至67美元区间波动。
农化产业链将在四季度迎来高景气期,这一趋势将从12月持续至明年的上半年。磷化工为农化制品中的核心品种,从今年4月开始,磷化工板块就开启了震荡走高的行情。受资源集中度提升和新能源材料需求拉动,磷矿价格或继续居高运行。黄磷市场则明显分化:四季度初受制于现货库存高企和下游需求疲软热点话题,价格小幅下探。但随着11月进入枯水期,云南、四川等地电价上调,成本压力将促使小厂减产,供需格局有望在12月重新平衡,价格或迎来修复性反弹。
钾肥方面,在国内钾肥供应量整体增幅有限、下游装置开工降低的双重因素影响下,利好与利空交织。四季度国内钾肥市场价格是否会波动,仍需关注进口氯化钾的到货情况及冬储市场的积极性。国际油价或步入下行周期 供应过剩加剧压力 国际油价或步入下行周期 供应过剩加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