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林小土豆的“进阶之路” 从黄土高原到国际餐桌
陕西榆林小土豆的“进阶之路” 从黄土高原到国际餐桌!金秋时节,榆林风高气爽,沙地马铃薯迎来收获期。10月16日,在定边县三友村,收获机在广袤的土地上“突突”奔跑,一个个拳头大小的马铃薯从筛子后翻滚出来,农民动作麻利地捡拾起来装入编织袋热点话题。田垄间,圆滚滚的马铃薯整齐排列犹如整装待发的士兵,不一会儿便被依次装车。这些土豆不仅走向全国各地的餐桌,还远渡重洋、发向海外。
榆林是全国马铃薯鲜食菜用薯的黄金产业带,马铃薯种植面积达260万亩,年产鲜薯300多万吨,规模分别位居全国地级市第四和第二,产业基础扎实。今年以来,榆林马铃薯不仅国内市场热销,出海步伐也明显提速,出口量从去年的100吨增长到2000多吨,货值达1202万元,占陕西省土豆出口总量的90%以上。更令人振奋的是热点话题,薯条出口实现“零的突破”,自5月以来已出口616吨,货值421.1万元,小土豆的“进阶之路”越走越宽。
能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特色和品质是关键。榆林马铃薯出口“大户”陕西丰源粮油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和升介绍,与国内热销的“菜土豆”不同,国外客商更偏爱“面土豆”。今年公司高标准引入“大西洋”马铃薯,种植5000亩地。这种马铃薯淀粉含量高、口感粉糯,不仅90天就能成熟采收,商品薯率更超90%。为保障马铃薯长得好、品质优,公司从选地、整地,到播种、收获,全程遵循“六统一”标准化种植模式,通过科学施肥灌溉、及时防控病虫害,把田间管理做精做细,高产自然就有了底气。陕西榆林小土豆的“进阶之路” 从黄土高原到国际餐桌 陕西榆林小土豆的“进阶之路” 从黄土高原到国际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