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A股如何走 市场修复可能性探讨
刚过去的交易周(10月13日至17日),A股经历了本轮行情以来罕见的深度回调,可能令不少股民有所动摇。主要股指中,仅红利指数周度收涨,但周五跳水翻绿;双创指数领跌。整周超过4200家股票累计下跌,为近期最差表现。
周一市场在突发利空下低开高走,更像是“应激”式的冲动修复。周二短暂冲高后,市场开启震荡回落走势并持续至周五,显示出资金的真实态度——避险。所谓的“险”,主要指向中美贸易摩擦相关不确定性。即便上个周末已有许多机构反复强调“影响有限”,但从后半周A股成交额连续跌破2万亿元的情况来看,显然还是有一定体量的市场参与者选择了休息、观望。
历史上的牛市也出现过短期急跌,事后被确认为“黄金坑”的情况。以万得全A为例,2020年5月和7月,指数都出现过破位三连跌,前者随后逐步开启了一波大行情;后者跌下来后很快开启修复,不过始终在前高附近震荡。本轮行情中,9月初的三连跌的累计跌幅(-4.62%),实际上比10月9日迄今(-3.79%)跌得更深。区别在于,相较上一次回踩5周线周线对中期趋势的影响更深。下周不修复,后续预期恐怕会进一步放低。
方正证券依然坚定看好后续A股市场表现。其研报指出,近几日A股市场下跌有明显的“再平衡”特征,即前期涨幅较大板块领跌。从估值角度看,经过前期上涨后市场整体估值有所抬升,但距离历史顶部仍有不小距离。且由于当前处于盈利周期底部,市净率历史分位数显著低于市盈率。从两融角度看,10月份A股融资余额突破2015年6月时高点,但由于当前市值相比十年前大幅增长,目前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为2.54%,相比2015年高点时的4.72%大幅下降。因此,无论从估值还是两融看,当前A股风险水平整体在正常合理范围内,支持A股向上的关键逻辑并未变化:一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中国诞生了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质企业;二是当前处在本轮盈利下行尾声筑底期,后续上市公司盈利有望系统性回升;三是国内利率水平处于历史低位,权益资产性价比突出;四是国家出台一系列重要政策支持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下周A股如何走 市场修复可能性探讨 下周A股如何走 市场修复可能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