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生前深情喊话邓稼先 共“同途”之愿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于2023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上世纪40年代赴美留学任教,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与米尔斯提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是20世纪物理学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回国20多年来,杨振宁在清华大学任教,在培养和延揽人才、促进中外学术交流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2021年9月22日,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贺杨先生百岁华诞在清华大学举行。活动现场,杨振宁回忆起1964年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后,美国媒体报道设计原子弹的重要人物中有他的挚友邓稼先。邓稼先是他在中学、大学在美国的知心朋友,他们的关系超越了兄弟的关系。1971年,杨振宁第一次访问新中国,见到了阔别22年的邓稼先。那次访问对他的人生轨迹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在北京,他与邓稼先多次见面。离开北京后,杨振宁在上海收到了邓稼先写下并请专人送达的信件热点话题,告知他确实没有外国人参与我国核武器制造。这封信给杨振宁带来了极大的情感震撼,这段经历被写入文章《邓稼先》,并曾入选初中语文教科书。
发言中,杨振宁提到,邓稼先在信的最后化用名句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杨振宁表示热点话题,50年后他可以自信地说,他符合了邓稼先共“同途”的嘱望。
多年前的2003年,杨振宁将家从纽约石溪搬到了北京清华大学,并将自己在清华园内的住所命名为“归根居”,将自己的晚年贡献给中国的教育与科研事业。他为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筹集资金、推荐人才,也为清华物理系和数学系的大一新生讲授“大学物理”课程。杨振宁曾说:“我的一生可以算作一个圆,从一个地方开始,走了很远的地方,现在又回来了。”杨振宁生前深情喊话邓稼先 共“同途”之愿 杨振宁生前深情喊话邓稼先 共“同途”之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