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赢的不只是足球 经济与文化的双重盛宴
十月金陵,秋意渐浓。10月4日晚,61355名球迷将南京奥体中心化作一片沸腾的海洋,为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首场淘汰赛点燃“战火”。这场被网友亲切称为“苏超”的业余足球联赛,在国庆中秋长假期间,不断以破纪录的上座率和充满戏剧性的对决,展现其非凡的魅力。
“苏超”所带来的震撼远不止于绿茵场上的比拼——它恰如一面棱镜,折射出江苏这片热土上产业变迁与经济转型的深层逻辑。一场草根赛事引发的消费浪潮,正是这片土地创新基因的当代呈现。
东哈烧烤的老板从未想过,自家小店会因为赞助一支业余球队而出圈。食客络绎不绝,分店开到了镇江,烧烤店师傅们忙得停不下来。这只是“苏超”经济效应的一个缩影。这场看似“业余”的赛事,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拉动消费的强劲引擎。
在常州,奥体中心周边酒店连续三周满房;在淮安,“观赛+游船+住宿”套餐将观众停留时间从90分钟延长至48小时;在宿迁,11家商业综合体销售额周环比增长18.7%。暑期30场比赛期间,“苏超”主场城市比赛日接待外地游客515.95万人次,同比增长18.26%。
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绽放的笑脸,更是江苏从“制造大省”向“消费大省”转型的生动注脚。从20世纪八十年代苏南乡镇企业进行制度创新,到如今“苏超”一举点燃“票根经济”,江苏总在以敢为人先的姿态探索着驱动增长的新路径。
516名注册参赛选手中,65%是教师、学生、快递员等来自各行各业的足球爱好者——这就是“苏超”的参赛阵容。没有天价外援,没有商业炒作,有的只是对足球最纯粹的热爱。“苏超”赢的不只是足球 经济与文化的双重盛宴 “苏超”赢的不只是足球 经济与文化的双重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