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慧眼”透视万米深地 刷新多项世界纪录
超高温高压系列测井装备刷新了多项世界纪录。近日,在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的测井展厅,讲解员向参观人员展示了9000米至14000米地层的声波采集波形合成音频,这是我国首次揭开地球五亿多年前的神秘面纱。
今年2月,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以10910米完钻,刷新了多项世界纪录。中油测井自主研发的CPLog超高温高压系列测井装备成功应用于该井,填补了万米领域国产高端测井装备的空白。
随着我国油气勘探向地球深部不断挺进,万米以下地层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新战场。但超深层的极端环境使万米测井变得极其困难。此前,能在这种极端条件下稳定工作的测井装备长期被国外油服巨头垄断,核心技术被严格封锁。中油测井向这一难题发起冲击。
在核心的耐高温抗腐蚀密封材料领域,科研团队融合多学科知识,成功研发出基于不结晶全氟化学、陶瓷分子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新一代密封材料,其性能达到国际顶尖水平。在关键的承压保温瓶制造中,团队创新开发出超高温钛合金焊接工艺,显著提升了承压部件的可靠性和寿命。
万米级电缆的信号传输失真问题一直是制约深井测井精度的关键。科研团队深入研究电缆电抗特性、传输速率等核心参数,提出基于自适应信号补偿算法的高频信号损耗校正技术,并自主突破了时钟同步、频段搬移等关键技术,设计了高效的π型滤波电路,实现了信号在13000米超长电缆中的高保真、无损传输。
历经无数次设计、模拟、试验与迭代,超高温高压测井装备样机终于成型。在试验井复杂的测试环境中,样机可在230摄氏度稳定工作,耐压性能突破170兆帕,在极端环境下连续工作时长突破7小时大关。
硬件的突破是基础,而要让装备在复杂万变的深地层中“看得清”“辨得准”,则必须赋予其强大的“大脑”。针对地层突变难以精确识别的问题,团队创新性地融合卡尔曼滤波与最小二乘法进行解谱处理,显著提升了数据解释精度。同时,通过优化声波慢度时间相干算法,大幅提升其在高温高压下的运行效率、稳定性和计算精度,确保实时、准确地捕捉软地层、含气地层等特殊介质的细微声波时差变化。“国产慧眼”透视万米深地 刷新多项世界纪录 “国产慧眼”透视万米深地 刷新多项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