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内容

多喝水就能防秋燥?不准确 需滋阴润燥调理

4小时前热点关注5

   “多喝水就能防秋燥”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燥邪伤人的核心原因是“津液亏虚”。中医认为,“津液”是饮食水谷经脾胃运化而生成,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广泛分布于全身,包括水、唾液、胃液、关节液等。

   喝水确实是防秋燥、补津液的重要基础,及时适量补水能为津液生成提供关键的物质原料,可以暂时缓解“津液不足”引发的燥象,如口干口渴等。但并未解决根本问题。因为中医认为,水液需经过脾胃运化转输(胃腐熟水液、脾吸收转化),再依赖肺的宣降布散(将津液输布至体表、孔窍)、肾的蒸腾气化(调节津液代谢),才能转化为真正濡养全身的“津液”。

   若脾胃虚弱(如秋凉伤脾致运化无力)、肺燥失宣(燥邪伤肺致布津不畅)或肾阴不足(阴虚生燥致津液生化无源),即便摄入足量水分,也难以转化为有效津液,甚至可能因水液运化失常积成湿浊;且秋燥不仅是“津液不足”,还常伴随“燥邪伤肺”引发的咳嗽、鼻痒,或“阴虚内热”导致的皮肤干燥、大便干结,这些仅靠喝水无法缓解,需从调理脏腑功能、滋阴润燥入手解决。

   中医防秋燥遵循“滋阴润肺、生津润燥”的原则,可通过饮食和中医调理等方式进行。在饮食方面,推荐选择滋阴、润肺、生津的食材;在调理方面,推荐按摩两个穴位,每天按揉1~2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一个是中府穴,按揉可疏通肺经,缓解咽干、咳嗽等不适;另一个是照海穴,作为肾经要穴,按揉它能起到滋阴润燥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口干症状。

   正确的补水方式是“少量、多次喝温水”。具体要求如下:每次饮水量不超过200毫升,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增加身体负担。饮水间隔一般为1~2小时,不需要盲目遵循固定频率,而要结合自身运动量热点话题、所处气候环境或是否存在疾病等情况灵活调整。建议选择35~40℃的温水,该温度更贴合人体生理需求,对胃肠道刺激较小,也更利于身体吸收。多喝水就能防秋燥?不准确 需滋阴润燥调理 多喝水就能防秋燥?不准确 需滋阴润燥调理

相关文章

南宁动物园“丢那猩”上狠活 网红猩猩扔石砸伤游客

   5月1日,广西南宁动物园发生一起意外事件。一只名为“丢那猩”的黑猩猩向游客投掷石块,导致一名游客受伤。其他游客见状纷纷躲避,受伤游客随后被急救车送往医院治疗。   ...

江西已开启人海模式 “五一”出游人气旺

江西已开启人海模式 “五一”出游人气旺

   “五一”假期,江西迎来了旅游热潮。不少知名景区开启了“人山人海”模式,江西省博物馆和美术馆都挤满了游客。在八一广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和市民朋友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感...

瓦尔迪:为莱斯特城效力意味着一切 13年蓝狐生涯情深意重

瓦尔迪:为莱斯特城效力意味着一切 13年蓝狐生涯情深意重

   北京时间5月4日,瓦尔迪为莱斯特城打进的第199球帮助球队在英超第35轮比赛中主场2-0击败了南安普顿,取得了自1月26日以来的首场胜利。赛后,这位英格兰老将接受了采访。...

这个五一的文旅体验不要太丰富 新消费场景引领假日经济

   五一假期期间,文旅市场消费火热,假日经济充满活力。新场景带来的新消费让大家体验到了不一样的出行方式。    在西藏拉萨,人们结伴出游,在罗布林卡景区的草地上铺上地毯...

普京:与乌和解只是时间问题 不可避免的进程

   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和解是不可避免的。在接受采访时,普京提到,尽管当前局势充满悲剧,但他认为和解只是时间问题。...

南京明孝陵石兽被写“到此一游” 游客行为引众怒

南京明孝陵石兽被写“到此一游” 游客行为引众怒

   近日,多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南京明孝陵景区内的石兽骆驼臀部被人用黑色记号笔写上“到此一游”等字样。明孝陵景区是南京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已有600多年历史。不少网友对此表示愤怒,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