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A股看什么 科技股走势成焦点
截至9月30日收盘,今年以来A股市场表现强劲。上证指数上涨超过15.5%,深成指上涨近30%,创业板和科创50更是双双上涨51.2%。这次市场的热度主要来自于芯片产业链、机器人、人工智能产业链以及锂电池上下游等新兴前沿科技概念股的爆发式增长。
双节假期过后,A股市场的走势难以预测。但从资金流向的角度来看,可以分析A股市场的未来趋势。当前散户依然是A股的中坚力量,将部分银行存款转移至股市。汇丰银行数据显示,散户投资者主导着当前的A股市场,日均交易量占比约90%。中国家庭储蓄总额超过160万亿元人民币,但仅5%配置于股票,这意味着随着存款利率下降和房地产问题持续,中国散户的A股参与度仍有提升空间。
中金公司报告显示,今年5月以来,居民存款向股市搬家的迹象初步显现。非银存款同比多增,存款进入股票账户可能是重要因素。8月新口径M1同比增速较7月上升0.4个百分点,而M2增速与7月持平,表明存款活期化趋势继续。A股市场的日均成交额、融资余额都在持续增长,到今年八月已经分别达到2.3万亿元。
对于散户来说,今年A股的热点无疑集中在科技领域。半年报数据显示,人工智能、半导体和锂电池等领域企业的盈利能力出现企稳迹象。围绕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概念的芯片上下游股票表现出特别突出的“乐观预期”,部分股票甚至出现了“狂欢式”的暴涨。DeepSeek R1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的问世引发轰动,其低开发成本、开源特性及中国本土研发背景成为焦点。
中国目标是在2027年前实现特定行业人工智能应用渗透率达70%,2030年前达90%。在“人工智能+”战略推动下,中国下游骨干企业正加速建设为人工智能提供算力的数据中心。GaveKal Research预测,中国三大互联网企业在人工智能和云计算领域的投资到2025年可能增长60%。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数据中心电力消耗占比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
然而,风险依然存在。科技概念股是否存在过热现象?相对于白酒、家电、能源等领域中的传统蓝筹股、白马股,成长属性浓郁的科技股在今年涨得非常迅猛。如果资金持续聚焦科技股,可能会形成泡沫。此外,尽管市场对“反内卷”成效持乐观态度,但未来情况充满不确定性。MSCI中国指数当前市盈率达12.8倍,高于其十年均值的11倍市盈率。国际贸易的风险也依旧存在,一旦贸易问题出现新的变化,市场可能再度回调。
无论如何,散户们都应该深入权衡机遇与风险后,采用不冒进、不投机、不盲目的股市投资准则。仔细考虑上述风险点是必备的前提。节后A股看什么 科技股走势成焦点 节后A股看什么 科技股走势成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