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为啥不是秋分 月圆之夜的由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佳节。
中秋充满浪漫色彩,丹桂飘香、银月光满、玉露初凉。秋日之美尽显诗情画意,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故事牵动着人们的情思。
中秋节的日期为何定在农历八月十五?最初,“祭月节”定在秋分。古代有“春秋二祭”的传统:春祭日,秋祭月。秋分作为秋季的中分点,自然成为祭月的最佳时节。但因秋分在农历八月内的日子每年不同且通常不是满月,后来祭月的日子被改为八月十五的月圆之夜。至于“中秋”之名,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秋》中解释说:“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七、八、九三月为秋季,旧时分别称孟秋、仲秋和季秋,合称“三秋”。八月十五日,三秋正好过半,因此称为“中秋”。
每到中秋节,一家人围坐聚餐,分食月饼,其乐融融。罗澍伟认为,“中秋”一词或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周礼》中有“中秋,献良裘,王乃行羽物”的记载。另据《礼记》:“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意思是祭祀太阳在仲春早晨,祭祀月亮在仲秋晚上。“中秋”为啥不是秋分 月圆之夜的由来 “中秋”为啥不是秋分 月圆之夜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