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算力进入拐点 生态竞争加剧
尽管资本市场对算力泡沫发出警告,英伟达CEO黄仁勋依然看好算力产业的发展。在一次访谈中,他预测AI推理将迎来十亿倍的增长,并指出由AI增强的经济活动将催生一个每年5万亿美元的AI基础设施资本支出市场。
就在访谈前的72小时,英伟达与OpenAI正式达成战略合作,黄仁勋称这笔交易为“最聪明的投资之一”。但有分析师认为这种交易模式实际上是资金以订单形式流回英伟达口袋,使公司提前锁定利润。
面对这样的“算力激进者”,许多厂商担心错过机会,纷纷与英伟达结盟。如甲骨文、英特尔等企业开始以订单、资金或股权方式与英伟达合作,形成一个以美国企业主导的AI新生态。而在国内,随着单颗算力芯片焦虑缓解热点话题,建立一个具有同样吸引力的生态系统变得迫切。
不断被抬高的需求推动全球算力竞赛进入淘汰赛阶段。英伟达与OpenAI的合作计划建设高达10GW的AI数据中心,相当于部署400万-500万个GPU,这一规模令后来者望而却步。随着大模型迭代速度加快,基于英伟达平台开发的新框架与算法逐渐增多,固化后的生态结构让后来者难以突围。
华为作为英伟达在中国的主要对手,今年8月宣布软件全面开源开放策略,包括新增开源CANN、Mind系列应用使能套件、openPangu等,并支持业界主流的开源社区和项目。华为常务董事汪涛透露,未来五年,华为计划每年投入150亿人民币用于生态发展费用、1500P开源社区算力,并投入15000人进行生态平台开发与支持。
徐直军表示,华为最终明确变现要靠昇腾硬件,其他一切都可以开源开放。通过开源开放促进硬件规模和普遍使用,从而获得长期信任。华为克制了自己“下场”做大模型的欲望,明确了盘古的边界,换取更广阔的生态空间。中国算力进入拐点 生态竞争加剧 中国算力进入拐点 生态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