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看好未来全球AI资本开支增长 AI算力需求持续高涨
近日,英伟达CEO黄仁勋参加了Bg2 Pod访谈,这是一档聚焦科技与投资的双周开源对话播客栏目。在访谈中,黄仁勋就AI前景和与OpenAI的合作等话题分享了自己的见解。
关于对OpenAI的投资,黄仁勋认为OpenAI很可能会成为下一个万亿美元级别的超大规模公司。他指出,OpenAI所能筹集到的资金与其对维持收入的信心有关。黄仁勋强调,OpenAI正在经历客户数量和AI计算量两方面的指数级增长。不过热点话题,据The Information报道,根据未公开的内部财务数据及业内专家分析,2025年OpenAI预计亏损超过50亿美元,其收入未能覆盖建设数据中心所需的资本开支。
尽管如此,黄仁勋依然看好全球AI资本开支的增长。他认为,若想让AI为全球GDP带来10万亿美元的增值,则每年需要5万亿美元的资本开支来确保生成大量Token产出价值。在他看来,这部分价值不是由软件生成,而是要通过持续工作的AI来实现,这就需要一个能够支撑庞大算力需求的“AI工厂”。
基于这一逻辑,黄仁勋预测未来的AI竞争将不仅仅局限于制造一款GPU,而会演变为可持续进化的“AI工厂”。在这个系统中,将有数十万个协同工作的GPU。每部署1吉瓦的数据中心就需要大约50万个GPU。
英伟达也在践行这一理念。一方面,这家科技巨头持续押注GPU而非ASIC,因为黄仁勋认为GPU才是通向“AI工厂”未来的选择。他表示,即使ASIC厂商将芯片价格定为零,客户仍会选择英伟达的GPU系统,因为在同样的电力消耗下,GPU系统能提供更高的效率。另一方面,英伟达自身也在积极推动“AI工厂”计划。早些时候,英伟达宣布推出Spectrum-XGS以太网,试图将世界各地孤立的数据中心联结起来。9月22日,英伟达还宣布了对OpenAI最高100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双方将共同部署至少10吉瓦的AI数据中心,用于训练和运行下一代模型。
对于这番AI宏愿,一些机构持积极态度。中金公司在一份研报中表示,AI基础设施需求可见度正在向2027年甚至更远期延续,英伟达给出了2030年3-4万亿美元AI基础设施投入的图景。叠加其他海外多家云厂商和AI硬件厂商的业绩、指引和订单等方面的信息,均能印证AI算力需求的持续性高。该机构判断,在现阶段AI算力需求确定性较高的背景下,行情具有可持续性。黄仁勋看好未来全球AI资本开支增长 AI算力需求持续高涨 黄仁勋看好未来全球AI资本开支增长 AI算力需求持续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