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争议两大疑点 燃放能消毒?
春节将至,关于“烟花是否该放”的争议再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网络上出现了一则关于“燃放烟花爆竹能消毒”的传闻,声称鞭炮中的硫磺成分在燃放时能够起到消毒作用。这一说法迅速激起了广泛的讨论与热议,但事实究竟如何呢?燃放烟花爆竹真的能够有效杀灭病毒吗?
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的燃放问题再次成为焦点。虽然烟花爆竹在燃放时会产生一些酸性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腐蚀性,但单纯依靠它们来消毒并不现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张清伟老师指出,烟花爆竹的主要成分包括黑火药(木炭、硫磺和硝酸盐)和银粉火药(铝粉替代木炭)热点话题,其中还添加了产生焰色反应的金属盐。然而,这些成分在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金属氧化物等酸性化合物,虽然具有腐蚀性,但并不意味着它们能有效杀灭病毒。事实上热点话题,关于气溶胶中二氧化硫的杀毒效果,目前还缺乏充分的研究。
燃放烟花爆竹时还会产生二氧化硫,这种物质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呢?张清伟老师指出,在高浓度的二氧化硫环境中,人体会受到显著伤害。二氧化硫及其衍生的亚硫酸和硫酸具有极强的腐蚀性,特别是对眼睛、呼吸道等粘膜部位有强烈刺激作用,高浓度的二氧化硫甚至可能引发肺水肿。此外,二氧化硫还是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常见内容,例如上海科技出版社的《高中化学第一册》第3章就详细介绍了硫及其化合物。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二氧化硫在某些食品中作为漂白剂使用,但其使用量有严格限制,超过标准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在大气中,当二氧化硫浓度超过0.5 ppm时,即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而且,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等酸性物质与水汽结合形成的酸雨,不仅会酸化地表水,影响农作物生长和森林土壤健康,还可能深入地下水,对饮用者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烟花争议两大疑点 燃放能消毒? 烟花争议两大疑点 燃放能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