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之王萨莉亚为啥没人骂 实用主义的胜利
在国内餐饮品牌因预制菜引发争议时,日本品牌萨莉亚却在中国市场实现了净利润增长59%的成绩。这家被称为“西餐界沙县”的餐厅凭借14元的意面和8元无限续杯的饮料,吸引了大量忠实顾客。同样是预制菜,萨莉亚为何能避免批评?
萨莉亚预计2024财年的净利润将达到82亿日元,创14年来新高,其中中国市场贡献最大。与国内其他餐厅不同,萨莉亚将冷冻半成品直接标注在菜单上销售。这种透明度反而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因为其他餐厅常常使用料理包伪装现炒。
小红书上的“萨门信徒”以一种戏谑的方式宣称“萨莉亚难吃但便宜”,这实际上是对消费主义的一种反讽。在人均30元的萨莉亚,年轻人无需为拍照打卡支付额外费用,低价成为了经济下行期的尊严底线。正如网友所说:“骂萨莉亚难吃?那你一定没穷过。”
萨莉亚的标准化预制菜意外契合了当代年轻人的心理需求。打工人下班后走进任意一家门店,都能获得完全相同的14元肉酱意面,这种确定性成为对抗生活动荡的锚点。更重要的是,萨莉亚消除了选择焦虑——当年轻人连“中午吃什么”都要耗费决策能量时,无需思考的菜单成了救命稻草。
萨莉亚的成功在于其“14+8”公式:14元主食保证基础饱腹,8元饮料满足社交需求。这种定价策略精准击中了生存刚需,比“消费升级”更符合当下年轻人的需求。其直营模式虽然限制了扩张速度,但守住了“难吃但安全”的底线,与其他用料理包卖高价的餐厅形成了道德反差。
“萨门”狂欢的背后,是年轻人用实用主义对抗通胀的智慧。他们在社交媒体晒出30元的萨莉亚账单,炫耀的不是美食,而是在紧缩时代依然保有的消费自主权。正如信徒们所说:“我们爱的不是萨莉亚,是在涨价潮里还能自由点单的自己热点话题。”预制菜之王萨莉亚为啥没人骂 实用主义的胜利 预制菜之王萨莉亚为啥没人骂 实用主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