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预制菜时 我们在关心什么 知情权与餐饮质量
近期,“预制菜”话题备受消费者关注。各方讨论背后,是消费者对于知情权的关切以及对提高餐饮质量的诉求。当“锅气”成为评价菜肴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时,餐饮从业者们也应该思考如何让“预制菜”更好地辅助行业发展,成为令人安心的美味。
根据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预制菜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天津农学院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专家表示,预制菜是食品工业化的产物。“预制”这种处理方式在餐饮行业发展中有着很长的历史,比如腌制、卤制等都是对食材进行预加工的方法。伴随着现代包装工艺的发展,预制菜成为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热点话题。
相较于完全现场烹饪,预制菜有显著优势。从事餐饮行业多年的卢星(化名)表示,使用预制菜能够提高餐饮企业的运行效率,尤其是在快餐等消费场景中,预制菜能够很好地满足高性价比的消费需求。通过将各类较为耗时的工艺前置,餐厅能够在几分钟内复现口味。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谭桂军表示,新鲜食材的营养物质保留更为完整,也更符合人体所需。但这并不意味着预制菜就要被否定,只要生产、运输、保存热点话题、烹饪过程符合食品安全相关标准,预制菜就能够满足人体对于热量和营养的需求。
目前,大型连锁餐饮企业中使用预制菜十分常见。这主要有两方面考虑:一是许多商场门店对于明火使用、肉类处理都有限制,使用预制菜或中央厨房配送的半成品符合相关安全规定;二是一些凉菜配菜或需腌制的菜品辅料等,使用预制菜不仅节省成本,而且风味更足,能够显著加快上菜速度,提高翻台率,对于企业经营和消费者体验都有益处。但为什么预制菜仍引发诸多争议?讨论预制菜时 我们在关心什么 知情权与餐饮质量 讨论预制菜时 我们在关心什么 知情权与餐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