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睡眠时长原来不是8小时 7小时才是黄金标准
很多人都知道“睡眠不足”会导致猝死、心血管疾病、癌症等,但多数人不知道的是“睡眠过多”也会增加死亡风险。大家都听过“8小时睡眠理论”,有些人每天逼迫自己一定睡够8小时,但第二天起床后却是越睡越累。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睡够8小时可能是很多人的认知误区,“最佳睡眠时长”或许并不是8小时。
以往关于睡眠时长和健康的研究多为国外研究,很少有专门针对亚洲人或国人的研究。2021年,一项超过32万人的“亚洲人群睡眠时间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研究发现,在亚洲人群中,每晚睡7小时才是“最佳睡眠”。睡眠时长与全因死亡率呈“J型”关联:无论男女,7小时睡眠是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以及其他原因死亡率降至最低点。而当睡眠时间达到或超过8小时,反而会增加部分死亡风险。
研究人员收集了32万人的数据(包含5个日本队列、2个中国队列、1个新加坡队列、1个韩国队列),在近14年的随访中发现:在男性中,与7小时的睡眠相比,每晚睡眠达到8、9、10小时,全因死亡率将分别升高9%、18%和43%;而睡眠不足5小时,全因死亡率也会升高16%;65岁以下男性睡眠<7小时或>7小时时,全因、癌症及其他原因死亡率均显著高于65岁以上男性。在女性中,与每晚7小时睡眠相比,多睡1小时或少睡1小时均会使全因死亡率升高。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主任医师安建雄表示,8小时是一个均值,并不是所有人都适用。检验睡眠是否足够的标准是第二天觉醒的状态。即使前一天睡的时间不长,但睡得很香,第二天起来神清气爽、头脑清晰、精力充沛,就说明睡眠已满足身体需求。良好的睡眠质量通常表现为入睡时间在30分钟以内(6岁以下儿童在20分钟以内)、夜间醒来的次数不超过3次且醒来后能在20分钟内再次入睡、醒来后感到精神饱满、心情愉悦、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因此,睡眠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非常重要。最佳睡眠时长原来不是8小时 7小时才是黄金标准 最佳睡眠时长原来不是8小时 7小时才是黄金标准